開學季如何進行有效親子溝通(親子如何溝通更有效)
寒假已結束,孩子即將回校上課。相信在寒假的時間里,家長朋友們跟孩子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間。開學將至,學生們有開學綜合征的出現,相信家長難免也會有一些焦灼情緒出現,導致親子之間的溝通有時會出現一些障礙。而良好的溝通讓親子關系更親密,家庭更和諧:不良的溝通可能造成親子關系疏遠,其至激發家庭矛盾和沖突。為保證溝通的有效性,家長在溝通前,可以做好以下四點準備。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第一,抱有積極的期待
很多家長在溝通前,認定孩子做錯了事情,并且不想改變。這樣的心態會讓家長關注問題,尋找證明自己正確的證據,忽視孩子取得的進步和付出的努力,讓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心里充滿委屈。
無論發生什么事情,家長都要假定孩子具有積極的動機,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想要做好事情”“只要努力,你就能做好事情”,這樣才能為溝通奠定正向的基調。
第二,明確溝通的目的
很多時候,親子溝通發生在孩子出現問題時。這時家長會自動化地判斷對錯、批評教育和提出要求。其實,此時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支持和幫助。
溝通前,家長要想一想:我該如何幫助孩子面對錯誤?我是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還是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只有明確溝通目的,家長才能更好地表達對孩子的支持,不會陷入翻舊賬和夸大事實的泥潭,問題時刻也會成為親子關系變緊密的最佳契機。
第三,選擇恰當的時機
首先,存在安全風險和可能讓孩子沒面子的場所不適合,比如開車時、高樓上、學校里、親友面前等。其次,時間緊張的時候不適合,比如睡覺前、飯桌上、出門時、孩子作業,家長忙于工作等。第三,孩子受到打擊和心情低落的時候不適合。
在散步、購物和閑暇時,孩子心情比較放松,雙方時間比較寬裕,談話也較為隱私,是比較適合溝通的時機。
第四,保持情緒的平和
有時候,孩子的問題反復出現,考驗家長的耐心,會讓家長出現生氣、不滿和失望的情緒。面對家長的批評教育,孩子也可能會表現出頂撞、摔東西和情緒失控等行為。
家長在溝通前要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緒,避免沖突升級。可以邀請孩子一起監控雙方情緒變化,在情緒爆發前,及時按下暫停鍵,等雙方平靜下來后再溝通。
積極的親子關系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在幸福和諧家庭里,孩子可以感受到一種自由、快樂、彼此尊重的親子關系,他的生活態度也會比較樂觀積極。希望在假期結束之際,家長和孩子們之間依然能夠好好的溝通,以更好地心態迎接新的開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