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愛頂嘴嗎?
冬天的一個早晨,我鄰居家的女兒要穿短褲去上學。她媽媽大驚失色地說:“不行,你不能穿短褲。
你現在都有點流鼻涕,還有點咳嗽,你再穿短褲一著涼就會感冒,現在是疫情時期,感冒了學上不了,去醫院如果發燒還得隔離幾個小時,我可沒時間陪你去!
小女孩不肯,我又不冷,我不會感冒的,為什么我的某某同學的媽媽又不干涉她穿什么?
媽媽不耐煩地說,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人家的體質好,不容易生病。
小女孩就是說不行,無奈的媽媽只好同意了。

頂嘴,是孩子自我意識在覺醒
孩子的成長有3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滿嘴都是“不不不”,還特別固執,這是孩子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識;
第二個叛逆期——7-9歲。喜歡和大人“唱反調”,說話做事老氣橫秋、有個性,這時孩子進入小學,急于證明自己。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同伴影響,自尊心強,好面子,這是他們從孩子邁向成人的第一步。只有經歷過叛逆期,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頂嘴,就是叛逆期都會出現的行為。

請記得,他們頂嘴大多不是真“叛逆”,只是在做自己。正是因為他們的自我認識、獨立思考,才讓他們成為了自己的人。經常頂嘴的孩子里,84%更有主見,能獨立分析,有判斷事物的能力。愛頂嘴的孩子看起來難帶,長大后可能更有出息。
從另一個角度看,沒有人保證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理由。從人格角度來說,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所以,不要把頂嘴當成大問題。放平心態,平等交流,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孩子變得更好。

我們接受了孩子愛頂嘴,并不意味著就此放任自流。“頂嘴”是一種本能,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為孩子做出傾聽的榜樣:當孩子想表達時,先耐心聽他說完。只有耐心傾聽,我們才會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說出合適的回應。更重要的是,這對孩子是一種示范。孩子會慢慢學會,頂嘴”之前,要先聽完別人的真實想法。
有些過度溺愛的孩子也容易頂嘴,他們會為了滿足自己,不斷侵犯大人的底線。立規矩是有必要的,讓孩子知道大人在某些方面是有底線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觸碰底線需要承擔什么?
還有些除了叛逆期之外還有遺傳,舉例子我的小舅媽從小就是我行我素,自稱之為個性,導致工作中屢屢碰壁,對社會不滿。孩子受她遺傳影響,性格都是半斤八兩的。
對照下你家孩子是屬于哪種?
孩子頂嘴,大人會有一種被冒犯的生氣和傷心。“我是為了你好,你為什么要跟我對著干?”“為什么我做了這么多,你還是不懂感恩?”……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頂嘴就是和自己作對。但其實,這不過是大人對“失去權威”的一種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