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會計還是新媒體運營(轉行新媒體運營后悔嗎)
新媒體運營這個行業,喜憂參半吧, 很不穩定,連續3個月完不成指標就直接辭退了,但工作內容我喜歡,愿意鉆研下去。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今天是“轉行”系列的第五期。
一般來說,在沒有合適契機的情況下,跨界轉行的難度令人望而卻步,但“新媒體運營”仿佛是個例外,至少寫文章、拍視頻的操作門檻遠低于強專業技能依賴的技術工種,當然,任何一個職業做好了都很難。
東城離開穩定但乏味的會計崗位,投身于這個極具挑戰的行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幾乎可完全復制的轉行路徑,同時,我們還需看到他的得失,來最終選擇自己的道路。
東城/自述
小女子/撰寫
做會計半年,我也開始用氣說話
我是東城,畢業時在江蘇一家準上市海纜制造公司做會計,我并不喜歡做會計,只是因為考了證,大學專業也是這個,就想著先找一份工作,萬一不行再轉行。
腳剛邁進財務室時我就覺得干不長了,氣氛很壓抑,幾乎沒有人說一句話,有事問老員工時,他們都用氣說話,我要是一個沒收住大聲一點,感覺像要宣布一件大事,待久了我也開始用氣說話,越來越木訥。
剛畢業時我特別有激情,就想做很牛逼的事,這個環境我受不了,所以剛一去我就開始籌劃攢錢,為以后離開存點安全感。
做了半年多,感覺自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每天就是審發票、裝訂憑證、付款收款這些重復性工作,而且因為公司在忙上市,天天加班,比我后來做新媒體運營時加班更嚴重,雖然加班費也會給,但我還是向往釋放自己。
有一些人羨慕會計的穩定性,我覺得這要看個人性格,本身不太愛講話,耐心細心的人可能適合,但喜歡挑戰的不太行。
簡單粗暴一點說,如果有人想做會計,我肯定勸退,因為大部分人不會喜歡的,如果是財經高校的研究生,一進來不用從基礎做起,那還可以,但如果是普通院校一進來就打雜,我覺得大多數人熬不下來的,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攢了一萬多,裸辭轉行
后來轉行的引爆點是因為半年后我被調配到廣東子公司,地處偏僻,環境太差,干了一個月我就果斷裸辭了,那時候我已經攢了一萬多,心里多少有點底了。雖然不加班空余時間很多,但那種環境下我就算有時間也學不進去,所以還是選擇了裸辭,而不是邊工作邊找轉行。
辭職后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花了2個月邊休息邊找方向,這期間的思考調研還是比較繁雜的,在網上看經驗貼,看到哥們朋友圈的內容,了解到新媒體運營,深入了解時發現這個行業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加班,行業缺口沒這么大,也被澆了冷水。又去研究了UI設計師崗位,被兩萬多的培訓費直接勸退。
我想到自己大學時,經常接一些網絡影視會員、游樂場門票賣,還建過群一年下來盈利一兩萬,當初覺得自己很適合做生意,現在知道這屬于社區運營,再加上咨詢了內容營銷前輩,發現這行很多人最終會去創業,這也符合我的規劃,最后綜合各種因素,我還是選擇新媒體運營作為轉行方向。
接下來的3個月都在學習和面試,運營的基礎知識、賬號管理、輸出作品,包括怎么求職面試,學到中間時也發現一些問題,以我轉行身份進入不了大公司,進小公司就容易陷入打雜狀態。另外我對公眾號不太看好,沒它不行有它也沒什么效果,但很多公司都要求這部分,總之思緒是復雜波動的。
一開始我準備自學,但都是零碎皮毛,后來心一橫花了5000,差不多一個月工資購買課程,剛學的時候感覺被割韭菜了,但當時我只有這一條路,現在回頭看也覺得那些課程一般,但對零經驗的人來說,還是需要他人引導的,自學沒有那么系統全面。
一起報課程時的小組團隊
學習過程的困難不多,主要的困擾是整理作品集(知乎,豆瓣,小紅書等平臺)時量一直上不去。
接下來就是投簡歷面試了,因為老家是東北的,我想選擇北方城市,就鎖定了北京。一開始會很緊張,不太想讓人知道我是轉行的,怕被看低,慢慢心態轉變了,意識到這是個雙向選擇,重要的是能力匹配,我會準備面試話術,每投一家都針對性的修改簡歷,把相應平臺的簡歷部分放大。
簡歷投出去后,面試機會還是很多的,我當時莫名只有一個感覺:我肯定能找到工作,時間問題而已,我面試了5家,有的通過了但我不太想去,有的是覺得我不適合,最后經過3輪面試和試稿,我選擇了目前剛入職的這家北京公司,薪資比會計多一倍。
不一定能扎下來,但還會做這個方向
剛入職最大的感受是不穩定,壓力大是肯定的,也因此發現了會計的好,沒有大問題不會辭退你,但在內容運營里,三個月連續完不成轉化率指標就要辭退了。
優點也很明顯,工作內容是我喜歡的,所以我就愿意鉆研,氛圍也好太多,同事不會相互猜忌,加班問題還好,沒有我最開始做會計時嚴重。
我現在住在離公司很近的民宿,沒有租房住的原因是,覺得可能在這個公司扎不下來,而且我感覺自己更想往短視頻方向發展。
就算最后我離開這家公司,新媒體這個方向也不想變了,想先修煉技能,幫公司搭建起矩陣,以后持續能產生轉化,未來應該還是創業,感覺自己適合做生意,也喜歡和人打交道。
新媒體運營這個行業,喜憂參半吧,沒那么好,也沒那么差,雖然入門門檻低,但我覺得年齡是一個問題,因為更新太快了,經驗很快被更新掉,反而新人可能更適合,個人覺得30歲往上如果做不到管理層,就很難發展了。
如果有人也想做新媒體運營,我有幾個樸素的建議:
優先選擇100人以上、有單獨運營部的公司,不然逃脫不了打雜命運
仔細看招聘內容,很多不是互聯網的公司掛一個運營崗位蹭熱度,要分辨一下
對新人而言,自學代替不了課程的系統性
面試緊緊圍繞“我熱愛并且能勝任這份工作,能與團隊融洽相處”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