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如何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朋友華偉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他說這本書能夠解決80%的育兒問題。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我很好奇,但同時也有一絲不相信。
華偉繼續說著,他說作者也有兩個孩子,也曾遇到過和我一樣的育兒問題。
不得不說,“兩個孩子”“一樣的育兒問題”這兩組關鍵詞一下就打動了我,當下便從平臺下單買了回來。
從昨天拿到這本書到今天,我已經讀了兩遍。
讀了兩遍之后的一個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其實就是給孩子的內心植入一種積極正向的信念。
這個信念不是“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會”等限制性信念,而是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變得更好的能力。
相信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能力,就是孩子的內在信念,即內驅力
“不是因為看見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見”,這句話可以很好地解釋一個人的內在信念。
因為孩子打心底相信自己可以,那么當他在遇到學習上的一些障礙或者困難時,他就敢于面對,能夠迎難而上,而不只是想著害怕和逃避。
在書中,作者梅拾瓔舉了一個例子。有位媽媽向她咨詢兒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大意是孩子上課小動作多,聽不懂老師講的話,寫作業很慢,數學英語兩門功課尤其差,連及格的時候都極少。
老師常常批評孩子,這位媽媽也常被老師埋怨,還暗指孩子的智力有問題。
為此,這位媽媽特別苦惱,她不知道要如何做才能讓孩子變好。
作者梅拾瓔給到她的建議就是改變孩子的信念。
相信孩子,給孩子創造相信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孩子真真切切地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好的能力。
如何給孩子的內心植入正向積極的信念?
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好的能力,這是一種內在信念。
首先,無條件地愛孩子
最首要的一點就是,要給足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因為這是孩子當下生存和往后生命發展的根基。
說起無條件的愛孩子,相信每位家長都知道。可知道并不代表能夠做到,要做到無條件的愛孩子其實并不容易。
拿我自己來說,雖然我自認為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每次在看到孩子不專心寫作業時,我還是會忍不住地提醒他,甚至對他發火。
又比方說,今天早上我看見兒子洗漱好了,站在客廳不動,也沒有要走的意思。
我便說:“那么早起來也不知道朗讀下課文,不想讀你就快走吧!別在這里浪費時間。”
當這些話一說出口,我立馬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妥,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舊模式和對孩子的有條件。
身為父母,沒有人比我們更愛自己的孩子了。可我們確確實實又總會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我們擔心,我們恐懼,我們想要給到孩子最好的未來,卻唯獨不曾想過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其實,孩子的需要并不多。孩子的需要無外乎就是安全感、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而這三種感覺的建立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
其次,尊重欣賞孩子
尊重和欣賞孩子,這是我們常提及的育兒重點,父母們也都知道。
但正如《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一書的作者梅拾瓔說的那樣:
“當我認為孩子像我理想中的樣子時,尊重他們并不難;而當他們超出我的想象和設計,偏離自己的期待時,就忘記尊重他們了”。
看吧!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和欣賞,其實也是有條件的。
那真正的尊重和欣賞孩子,應當是什么樣的?
真正的尊重和欣賞孩子,意味著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有些時候的止步不前,甚至是退步和走彎路,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奏。
再次,擴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發現自身價值所在
前段時間里,我家的舊電腦壞了。兒子說讓我把舊電腦給他,看能不能修好。
想著讓他試試也行,我便欣然應允了。
可就是這么一次無意的嘗試,孩子在體驗過成功修好電腦后,他竟然對計算機和黑客產生了濃厚興趣。
每當和我談起,我都發現兒子的眼睛在閃耀,他內在的那種欣喜感和成就感不自覺地就會流露出來。
讓孩子多嘗試,多體驗,孩子自然就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和自我價值,建立起自信心。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和許多媽媽一樣尤其關注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而對于孩子在其它方面的興趣愛好則完全忽視了。
現在想來,真的是太過限制孩子了。
生命是一種體驗,身為家長,我們應該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去嘗試和體驗。
陪孩子去到戶外,爬山、打球、玩滑板,讓孩子多多參與社區義務勞動等等。
價值感重在孩子的個人體驗,孩子積極的體驗和感受多了,他內在的自我價值感也會增多,內驅力也會慢慢增強。
寫在最后
無條件愛孩子,尊重欣賞孩子和讓孩子發現自身的價值所在,父母通過在這三個方面的修煉和影響,以帶動孩子信念的轉變,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