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相互了解與關心(家長對孩子的關愛)
大家好,是不是很迫不及待地關心今天小編又要說什么內容呀。沒有驚喜,只有喜愛,我敢肯定的說,今天小編的內容一定能夠讓你心情愉悅。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俗語經常講,撫養教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應盡之責。在這一點上,絕大多數父母可以說是做得非常好,對孩子的關心照顧可以說是全面周到,無微不至。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經成為很多家庭對孩子非常疼愛的真實寫照。但這其中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父母家長發現,自己這樣做了,似乎并未引起孩子多少的察覺和感恩。
甚至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都是理所應當為自己做的正常之舉。對此,很多家長感慨現在的孩子不懂感恩,缺乏對父母的關心關愛。
從現實來看,確實是不少孩子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和意識,特別是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集眾多寵愛于一身,確實是無形中形成了孩子的自我意識。
但反過來說,作為父母其實也是需要反思和檢討的。因為孩子形成自我的思想和意識,更多的還是外界的環境和影響造成的。
一方面,孩子生活的環境都是衣食無憂的狀態,一心只要問學習,自然不會想太多的事情。另一方面,父母過于寵愛,平時也不注重加強教育引導,導致孩子更是缺乏這方面的意識。
其實,孩子如果形成這種自我的意識,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對今后整個人生的成長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如果從小她就生活在這種自我的環境里,將來走向社會,她就只會站在自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
在她的潛意識里,她會認為別人對她的關心都是應該的,都是正常的,都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不會有絲毫感激和感恩,這樣只會讓人覺得她的冷漠無情。
在這種情形下,別人只會對她近而遠之,這樣孩子的人際關系就會比較緊張,也不會有太多朋友。反之如果沒有別人對她關心,她就會產生怨恨心理。
特別是當她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時,如果周圍的人缺乏對她的關心關愛,她就會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有可能對人生失去信心,進而做出極端的事情出來。
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真正重視這個問題,在關心孩子學習學業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孩子做人做事的教育培養,讓她從小學會和懂得關心關愛她人。
具體怎么做,其實很簡單,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一是作為家長平時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培養,讓她認識到愛是相互的,父母關心她是義務,她關心父母和別人也是一種責任。
二是作為家長平時不能一心只讓孩子學習,應該在學習之余或者學習的間隙,給孩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她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無形之中自我覺悟。
三是作為家長平時要善于抓住自己的生日或者其他一些時機場合,讓孩子給自己或者親人表達心意。比如,當孩子的爸爸生日,作為媽媽就可以提前給孩子說,爸爸快生日了,他這么辛苦又這么愛你,你準備給爸爸送什么生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