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集錦小學必背古詩(中小學必學的140首古詩詞)
讀詩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培養我們有一顆美好的活波不死的心靈。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葉嘉瑩先生
我們都知道學校課本上要求孩子背誦古詩詞,那這樣設置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很多父母大概不太清楚。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古詩詞教學提出這樣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著名美學朱光潛曾說:詩比別的文學都要更嚴謹、更純粹、更精致。中國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可以說在古詩詞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它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韻律美融為一體
有一句話叫“腹有詩書氣自華”,當我們讀的詩多了,自然氣質也會變得清雅脫俗。有人說三十歲以前的顏值靠遺傳,三十歲以后的顏值靠修煉。誦讀古詩詞是可以說是一種內在美的修煉方式,這種內在美不會隨著歲月的流轉而消失,反而會像美酒一樣越來越醇厚。
而被古詩詞浸潤的童年,孩子的談吐和格局氣度也會提升很多,也能提前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比如在談吐方面,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說話沒有節奏感,也沒有重點,讓人聽著特別累。而古詩詞都帶有韻律感和節律感,就拿每個小孩都會學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讀起來是不是特別朗朗上口,要知道古代詩人寫詩詞都很講究押韻的。
這種韻律性強的詩歌讀久了,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說話時的語氣和氣息重點、吐納,進而讓其在說話過程中變得有韻律、節律,重點也會突出。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孩子借助誦讀古詩詞的過程滋養自己的心靈。
比如遇到挫折,或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可以給孩子答案,不想奮斗的時候,或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比父母的鼓勵更能激勵孩子。
既然誦讀古詩詞的好處這么多,那如何讓孩子更輕松地來學習這些古詩詞呢?
市面上常見的古詩詞啟蒙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畫片解讀,一種是唱學詩歌。
對于動畫片,很多父母都特別喜歡這種方式,認為可以寓教于樂,我家小朋友剛開始學古詩詞的時候就是看動畫片,在陪伴孩子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這種方式限制了孩子自身的想象力,而且很多解說為了加深孩子對古詩詞的印象,語言特別淺白,完全破壞了古詩詞中的意境。
比如小朋友在學《望廬山瀑布》時,某國學app在解說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時配上一個茶壺,說好像看到太陽照到這個茶壺上面,而這個茶壺也冒著煙氣。看似解讀好像很容易懂,但卻完全沒有詩中的意境,本來孩子還可以發揮想象力,結果看到這一畫面或解說,腦袋里直接浮現這個畫面了。
后來我問孩子覺得這首古詩美嗎,孩子說,不就是一個大茶壺在冒煙嗎,為啥這么多人都夸它好看,當時我尷尬地就想找個地洞算進去。
另外一種唱學古詩詞的方式也很流行,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播放這些音頻給孩子磨耳朵,但是這種方式對不愿意開口的孩子很不友好。要知道學習即要輸入,也要輸出,不可能一味地聽,就能把古詩詞都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