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話里,有一些特別的詞,大部分只能在口語中出現,比如恁、鎮、怪、些、通、老等。
這些都是程度副詞,類似于“很”,通常是“有點兒”的意思,是河南話的精髓所在。

夏夏、西瓜|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恁
▼
當你的身后傳來一句“周末恁干啥來”,別驚訝,那只不過是有個河南人飄過。
河南老鄉們關心對方時,要是說“你、你們”或“您、您們”,那未免帶點客氣。而“恁”就不一樣了。
爺爺那輩偶然見到老朋友,既要打招呼又改不了幾十年的土話時,只能握著對方手說“恁好,恁好”。

有時候“恁”,既可以理解為一個人,也可以理解為同為一家的幾個人。比如“恁啥時候有空,想恁啦,上恁家看看吧”
豫劇《朝陽溝》中一句戲詞“我只想恁大學畢業當干部”,這里的“恁”就單指一個人。
“恁”還是個多音字,讀不同音時有不同的意思。上文介紹的“恁”讀一聲,還有種讀音讀四聲,表示“那么、那樣、那”也可以是“這么、這樣”。
村里小孩調皮時,老奶奶們常搬著板凳坐一塊說道說道“也不知道他咋恁能,能從墻頭翻出去”。

晚輩們見到老奶奶時,也少不了對老人的寬慰“白操心了,都恁大年紀啦,也該享享福啦”
一聲的恁和四聲的恁也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句話中。
“恁類公眾號文章咋寫類恁好。”
02
鎮
▼
和四聲的“恁”有相似表達意思的還有“鎮”,在河南方言中一般表示程度的加深或是數量的增多。
“鎮”和四聲“恁”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通用的,但還是有些細微差別。
“咋鎮些人在這嘞”好像描述的情況就在眼前,而換成“咋恁些人在這嘞”仿佛拉遠了點距離,不如“咋恁些人在那嘞”更流暢。
用了“鎮”,還能表達強烈的感情色彩,表達說話人喜歡、贊美、感激的情緒。

比如“你穿這個裙子咋鎮好看”“你說說人家咋鎮有錢呢”。
當然,“鎮”也能表達負面情緒的加深,代表厭惡、討厭、詆毀等感情。
“這東西咋鎮難吃”“沒想到他類鞋鎮貴”。
“鎮”還常常和“些”組合在一起用。
“吃鎮些肥肉,那能不胖嗎”,“出去鎮些年,手里也落兩錢沒”。
03
怪
▼
這個怪不是“奇怪”意思,雖和“很”意思一樣,但說出來卻自帶了河南話親切的魔力。
“怪”這個字用在句子中常常是來凸顯某些事物的特點,表示超出說話人原本的心理預期。
比如“沒想到,他這個人還怪好說話來”,這里的“怪”就把說話人那原本緊張后又放松的心理狀態給帶出來了。

“怪”字也常和“來”字放一個句子中同用。
“這棵樹長類還怪高來”,“你還怪喜歡出去玩來”,兩個字一起用,更加重了對事實的陳述。
“怪”這個字后面加的話,一般都有強烈的個人主觀態度。
“他天天管鎮嚴,還怪煩他來”這里是厭惡情緒。“這個人經常幫我們忙,怪喜歡他的”這里表示的就是一種積極情緒。

生活中能用到“怪”的情景真是太多了,我們天天說但又常常忽略。
“跑類怪快”“心里怪不得勁”“怪會吃來”,這些“怪”字雖然也能用“很”代替,但一下子就沒了說話的靈魂。
怪字具體表示的是好還是壞,你品,你細品。
04
些
▼
在我們那里,夸一個人能干,會說,這孩兒些能類。
在《水滸傳》中也出現過用“些來大”,表示一點點大,“些子兒”表示些微、些少。
河南話里一般會這樣說,俺大家都覺類他長類些像他爹嘞。
意思就是,我們大家都覺著他長得挺像他爸爸的。

通常會和“嘞”一起使用,表示一種差強人意、勉強、程度低、委婉的語氣。
沒想到這事兒能辦成還些借你類光嘞。
意思就是,沒想到這件事能辦成還挺借你的光呢。
些的用法很廣泛,可以用來描述各個方面。
些不好使、些窄、些得勁,用來形容事物性狀、特點。

些賴皮、些好看、些優秀,用來形容人特征、品質和形貌。
些舒服、些疼、些好聞,用來形容對人身體感覺和心理感知。
些空、些早、些夸張,用來形容時間、空間等各種抽象概念
些碎、些多、些重,用來形容數目概念。
05
通
▼
“通”在字形上記作同音字“通”,也可寫作“統”。
他家孩子通好學習哩,意思就是,他家孩子很愛學習。
從程度量級上看,“通”具有最高量級,并且有時帶有夸張的色彩。
比如,這蘋果通大哩。

讓人聽起來覺得這個蘋果很大,實際上可能沒聽起來那么大。
“通”在很多時候要加上語氣詞“哩”,不然用方言讀出來沒法成立。
我今兒中午通是瞌睡哩,咋都醒不了。
“通是瞌睡哩”,說明了今天中午“我”特別困的事實 ;后一句“咋都醒不了”,則補充說明這一情況。
“通”用在“還”后,表明在說話前就已經開始,說話時仍在繼續,也表示其程度的進一步加深。
這瓜還通不熟哩,咋可摘著吃了?

瓜在說話者說話前就沒熟,說話時仍然是生的。
當要表示否定意義時,否定詞“不”需要放在程度副詞“通”和被修飾詞之間。
他學習通好哩,表否定就是,他學習通不好哩。
但也有特殊情況,具體怎么使用,還要看具體的語境。
比如,這人通不難纏哩,就不能表否定。
06
老
▼
我們都知道東北話特別愛說“老”,比如“老好了”、“老美了”、“老舒服了”……
如果你惹到一個河南人,可能會被罵“老笨蛋”,相同的用法還可以跟癟三、白癡、草包、土鱉等。
在河南話也有“老”的使用,不過東北的并不一樣,一般是老xx句式。
比如說一個地方寬敞,可以說,這房子老大大。

這水老深深,根本看不見底。是指水深的程度。
用老甜甜的瓜,可好吃了,表達了西瓜甜的屬性,蘊含著贊美與喜愛。
還可以說老藍藍的天,他穿地老素素等。
在河南話里,通常說“不老”什么,形容不太怎么樣。
比如,“不老好”、“不老中”,就是不太好、不太可以。

“老”在一定的語境下,也有度量的含義。
這知識老基礎老基礎了,表明知識非常非常基礎。
俺家在老東邊老東邊,表明我家在最最東邊,距離很遠。
還有,河南話真的是老中了。你猜啥意思?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