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有捷徑嗎(捷徑思維英語學的有用嗎)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我在假期里收到了一位媽媽的問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看得出,她在小心翼翼地斟詞酌句,想知道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省時省力的路子。但又覺得自己身為家長,上來就問“學習的捷徑”似乎不太對,沒給娃帶好頭……
沒必要覺得不好意思哈!
你看,語言學習首要的是投入時間是吧?語數外藝體哪個不需要投入時間?語言學習要抓黃金期,所以從小學很重要,但母語啟蒙、廣泛閱讀、邏輯思維,哪個不需要從小抓?哪個不重要?
所以親,你的想法很正確,我們需要高效直接。
先告訴大家最心動的點,英語學習有捷徑!而且,只要做起來,就能出效果!
接著我們一起冷靜一下,捷徑,不是說我們讓孩子“不學”或“少學”,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躺平就能有收獲滴~
我今天要說的英語捷徑,是孩子接觸英語時,最關鍵的剛需內容!掌握這些,可以讓之后的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英語學習有捷徑,不僅有,還不止一個,一共仨:
? 閱讀的啟動資金——高頻詞(Sight Words)
? 詞匯量翻倍的秘訣——自然拼讀(Phonics)
? 有序存儲語言的保險箱——語法(Grammar)
這三個“捷徑”,有的即使孩子零基礎,也可以上手學起來;
有的呢,需要有一點英語學習“量”的積累,再加上這幾個捷徑的助力,威力會更猛!
這么玄乎乎的說法好像不是我的風格,看點實在的吧!
捷徑1
高頻詞(Sight Words)
很簡單,咱們拿著一本書,甭管內容多好,插圖多美,得過多少國際大獎,娃一看里面的單詞沒幾個認得,是不是過不了多久就關上書跑掉?
當孩子通過磨耳朵、看動畫片、或者其他任何形式接觸了一段時間的英語后,想要進入閱讀階段,不管是讀分級還是讀繪本,那就需要一定的「詞匯積累」來啟動!孩子閱讀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就是高頻詞!
大家比較熟知的高頻詞是Dolch Sight Words,其實,高頻詞有3個級別,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但可能后2個級別國內資源比較少,大家比較陌生。這3個級別是:
220個Dolch Sight Words →
1000個Fry Sight Words →
2500個New General Service List
>>> 如果孩子現在需要開啟分級閱讀、原版繪本閱讀,請記住最核心最基礎的220個高頻詞,也就是Dolch高頻詞。
掌握了這220個單詞,能干什么?
立竿見影!孩子就能有模有樣地開始閱讀了!
我用大家特別熟悉的英語啟蒙經典繪本舉例:
圖中這些用黃色色塊標注的單詞,全都來自這220個高頻詞!篇幅占啟蒙階段必讀繪本內容的80%以上!
也就是說,掌握了這220個高頻詞,就能搞定初階英語閱讀80%的內容!
如果是難度劃分更科學嚴密的分級讀物,孩子上手就更容易了!下面這篇來自《大貓》分級閱讀,一句話里幾乎全是Dolch高頻詞,Non-fiction閱讀入門立馬變得輕松了起來:
>>> 如果孩子進入到了閱讀橋梁書、簡單的初章書階段,Fry Sight Words里的1000個高頻詞,對你們來說可能更實用。
這1000個高頻詞,全部來源于美國1-10年級學生讀物中,最常見的詞匯。覆蓋了這個年齡段,也就是中階英文讀物的80%內容!
這還愁啥?
▲ 公號后臺回復 搞定單詞,領取完整資源
聽起來1000個有點多,但Fry高頻詞內部分了10個word list,每個list只有100個單詞,分別對應1年級、2年級……一直到10年級的常見詞、常用詞。大家可以參考這個分法,讓孩子在每個年級記住100個單詞就好。
>>> 當孩子需要閱讀更有難度的章節書了,那就得把詞匯量擴展到New General Service List這個級別,它包含有2800個單詞。
▲ 這個資源國內并不多見,我找到了電子版,大家可以下載或打印下來給孩子使用。(公號后臺回復 搞定單詞,領取完整資源)
這套NGSL高頻詞就更強大了,它是基于劍橋英語語料庫(英國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挑出來的。
維基百科介紹說掌握這2800個單詞后,你可以理解90%-95%的英文口語和80%-85%的書面語。也就是搞定80%以上的日常說、讀、寫的內容!
這個說法我認為是科學的,要知道,我們國家在孩子高中畢業也只要求掌握3500左右的詞匯、初中畢業是1600左右而已。NGSL高頻詞,意味著孩子學英語,小學不愁,初中無憂,高中輕松~
這性價比,太高了是不是?趕緊學起來!
捷徑2
自然拼讀(Phonics)
我說自然拼讀(簡稱自拼)是詞匯量翻倍的秘訣,是因為自拼=把字母組合成單詞的規則。
通過學習字母的發音規則,讓孩子看到單詞時,可以根據這些規則拼讀出來,反過來聽到一個單詞的讀音后,也可以根據規則進行拼寫。
簡單來說,就是見字能讀,聽音能寫。
這效果是不是看著爽?但各位請冷靜點,自然拼讀不是“自然”就能學會運用的。它同樣需要基礎——需要有一定的磨耳朵和高頻詞基礎,否則收獲甚微。
咱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孩子只知道1、2個單詞,ta怎么能從中看出什么“字母組合成單詞的規則”呢?所以,只有孩子有點詞匯量了后,才好從中提取規則讓娃理解呀——這就是自拼的學習門檻。
這里多說一句~自拼學習還有一丟丟難度。因為英語屬于比較復雜的拼音文字,也就是說,26個字母與基本音素之間并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而是一對多和多對一的復雜關系。(所以自然拼讀的學習就不建議網上找野路子了,最好跟著靠譜的教材或課程來學)
比如這里,同樣是字母a,在cake(蛋糕)里它發的是[ei]這個音,在cat(貓)里它發的是[?]的音,那當孩子看到一個含有a的單詞,怎么判斷它該發[ei]還是[?]呢?
a在下圖左邊的這種情況下,都發[?];而在右邊的情況下,都發[ei]。
這無疑對學習英語詞匯的發音和拼寫都增加了難度。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總結出很多發音規律,這些規律對于絕大多數(80%以上)英文詞匯都是適用的,也就是我們要學的自然拼讀。
自拼的好處在于,一旦掌握,是雙贏的結果——它幾乎可以同時解決單詞的發音和記憶。
比如當孩子知道cake是由c+a+k拼讀出來時(最后的e不發音),那他在閱讀時遇到一些結構類似的單詞,盡管原來沒有學過,但依然可以自己拼讀出來,例如下圖中的take, make, late等等。
能讀能理解,詞匯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孩子在閱讀上的信心就會越來越足,通過閱讀又能更多得獲得詞匯、語法、語言知識等等,對后面的高階閱讀、寫作也有大助益。你看,說自拼是捷徑,真不為過。
捷徑3
語法(Grammar)
最后說說語法。熟悉我的讀者知道,我是建議孩子有一點詞匯、短語的積累后,就及早加上語法的。
為啥呢,因為語法是把單詞組合成句子的規則。單詞/短語/語言片段,按照正確的規則組合在一起,就能敘事達意了。
孩子接觸、積累、吸收到的單詞、短語、日常表達等語言知識,其實是像文件一樣已經存儲在TA的大腦里的。但是,孩子大腦里的英語文件,目前還是亂七八糟的,沒有條理,沒有規章,沒有進入到相應的“文件夾”里。
當娃有了語法的加持,才能在使用時,把學到的東東,按照正確的規則組合起來;需要的時候,再按規則取出來(也就是說/寫出來)——捷徑就是這么來的。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學了不少英語,但一開口就顛三倒四,一寫就亂七八糟,可能就得考慮給語法加碼了~
另外,對娃來說,學語法還有2個很棒的好處:
一是,彌補母語環境的缺失。對絕大多數沒有生活在英語母語環境的孩子來說,很難憑積累獲得脫口而出的語感,必須借助語法這個必殺技。有一點英語的積累,再加上語法,就等于掌握正確使用語言的方法,從而幫助娃們在表達(以及之后的寫作)上,更加自如自信。是個高效晉級為小牛娃的靠譜路子!
二就更給力了,普娃or牛娃,都有個共同要對付的——考試。大大小小的英語考試,語法都是必考項。現實一點兒,沒有掌握好,就拿不了高分,過不了等級。比如,國內統考、升學考試,常規操作就是用選擇、填空、改錯等題型直接考察語法知識;時代變咯,現在的小學考的,和我們當年比不可同日而語了。這是21年寒假前青島市北區的6年級期末考試:
EASTWEST
不需要小心翼翼地問學英語有沒有捷徑哈,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是有的。
掌握一定的高頻詞,可以更快地開啟英文閱讀;
掌握一點自拼規則,可以更高效地讓詞匯量翻倍;
掌握科學的語法規則,可以更好地表達、寫作和應試,甚至對英語語言本身,有更好的理解。
當然這些“捷徑”,也沒想得那么簡單。
咱們一定要先給孩子“打個底”。啟蒙階段,最好的打底還是通過磨耳朵、分級讀物,用一些童謠、故事,讓孩子一邊積累語言,一邊對英語產生興趣。
如果你細讀過我1、2篇文章就會發現,英語學習其實不太需要智力,也沒有太多所謂的套路。英語小牛=科學的方法+正確的學習資源。方向對了,不走彎路就是捷徑。
如果想縮短成為牛娃的時間,請在上面公式里,乘上一個倍數就好——堅持。堅持,堅持,堅持,即使每天只堅持一點點也很好。目標有了,堅持下去就是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