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孩子偏科家長怎么辦(如何糾正孩子的偏科現象)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小怡媽媽說,小怡從上小學以來,一直都存在偏科的現象,語文成績很好,但是,數學成績卻很一般。如今讀三年級了,偏科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上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小怡的語文成績有九十八分,在班級名列前茅;然而,數學成績卻不到七十分。
以前,小怡媽媽總以為小怡上數學課不認真聽,所以才導致成績不好的,然而現在小怡在家里上網課,小怡媽媽發現小怡上網課的時候,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都是很認真地聽課和做作業的,但是,數學作業還是經常出錯。
因此,小怡媽媽有點著急了,她想知道,除了幫孩子補習之外,還要怎樣做,才能讓小怡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呢?
孩子出現了偏科的現象
其實,孩子偏科的現象是很常見的,這與孩子的興趣和能力有關。如果孩子的成績偏差不大,那么,父母不用太緊張,但是,如果孩子像小怡那樣,某科成績特別差,父母就要重視,并讓孩子及早糾正了。
對于孩子偏科的現象,說實話,父母著急也沒有太大用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意識到偏科的危害,讓他自己產生要把成績提高的決心。只有孩子產生要提高成績的意愿,并且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他的成績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某科成績差,他自己也很緊張的,所以,只要父母對他進行鼓勵,孩子是很愿意想辦法提高成績的。
孩子偏科,父母著急也沒用
五招糾正孩子的心態和做法
孩子有了提高成績的決心后,父母還要糾正孩子在提高學習成績過程當中那些不正確的心態和做法,這樣,才能幫助他糾正偏科的現象。
一、避免急于求成
有的孩子很著急,一旦決定要提高自己的成績后,他就會給自己定目標,例如,一定要在一個月內把成績提上來。
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和計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孩子如果太心急,在短期內達不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可能會很失望,認為自己是沒能力提高這門學科的成績的,導致越來越缺乏學好的信心。
父母要糾正孩子急于求成的心態
卡卡媽建議:對于這類型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提醒他,讓他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父母告訴他,想要提高自己不擅長的學科成績,千萬不能心急。因為之前這門學科的成績不理想,肯定是存在一定的欠缺的,而且,相信孩子原本對這門學科也不是太感興趣。
如今想要把這個科目的成績變好,肯定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做到的,因為孩子不但要培養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還要補充過去的不足,這都需要不少時間和耐心。
因此,父母要提高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想要把自己不擅長的科目變擅長,那么,就一定要有耐性、沉得住氣。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孩子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虎頭蛇尾”。他們在下定決定糾正偏科的前兩天,可能會很很努力地學習,作業也做得很認真,但是,往往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了。
這樣,雖然孩子有了個好的開始,但是中途卻把之前付出的努力都白費了,這樣是非常可惜的。
卡卡媽建議:父母要告訴孩子,想糾正自己偏科的情況,就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這些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只是習慣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
因此,父母最好能抽時間督促他們,平時,也要教育他們,讓他知道對于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一定要好好學習,并堅持到最后,才能得到提高。
孩子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不要經常變換學習方法
有的孩子為了征服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于是想方設法去提高。他們會不停地嘗試,例如今天試了這種方法,覺得沒效果,于是明天又換一種方法,還是覺得不怎么樣,第三天又開始再想其它的學習方法。
孩子這樣不斷地改變學習方法,不但把時間都浪費在了“想方法”上,還很難找得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的。而且嘗試的次數多了,孩子還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卡卡媽建議:父母告訴孩子,想征服自己不擅長的學科,并沒有什么深奧的秘決,與其花時間去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不如找一種最簡單的、最常見、最普通的方法堅持下去,相信堅持一段時間后,成績肯定會提高的。
如果孩子想找出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那么,可以等成績有起色后,再慢慢地去尋找。
父母要叫孩子不要經常變換方法
四、拒絕“拖延癥”
很多有偏科情況的孩子,都有改變自己的決心,可是他們做事總喜歡拖延。例如,他們會說:“我明天一定要好好地看書”,然而,到了第二天,他卻把自己的這個決心給忘記了,什么也沒做。
這些孩子很喜歡給自己定目標,然而行動力卻很差,對于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他們很想去提高,但是,卻不去行動;即使去行動,也只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去。
卡卡媽建議: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拖延癥”,最關鍵的,就是想辦法讓他馬上行動起來,不要等。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孩子把頭開了,那么,以后堅持下去就相對容易一些了。因此,父母要督促孩子,一旦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就要馬上采取行動,并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父母要讓孩子拒絕“拖延癥”
五、克服“自暴自棄”的態度
有很多孩子,會因為自己某科成績差而給自己找理由,例如“我對數字太不敏感了,所以,我數學肯定學不好”,“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作文失分很正常”,諸如此類。
孩子找理由,實際上是給自己暗示,會在潛意識中,對自己不好的學科產生了抵觸的情緒,算是自暴自棄的一種表現。
卡卡媽建議:如果孩子喜歡找理由為自己開脫,那么,即使他掌了很好的學習方法,也未必能取得好成績。
對于喜歡給自己的理由的孩子,父母要先讓他建立起信心,并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有擅長的東西和不擅長的東西,但是,即使是不擅長的東西,也可以通過努力、積極地去學習,而變得擅長的。
父母要讓孩子克服“自暴自棄”的態度
結語:孩子的學習上出現了偏科的情況,父母一定要慎重地對待,不能對它置之不理,而是應該陪孩子一起想辦法,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糾正,這樣,才能讓孩子保持各科平衡,獲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