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貪玩不喜歡寫作業怎么辦(對于貪玩不想寫作業的孩子)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小沫九月份就要升入三年級了。今天小沫媽媽問我,卡卡升上了三年級,作業會不會很多?她說,聽說三年級孩子要學的科目增加了,不但課程的進度也會加快,作業也會變多,所以她很擔心小沫到時會跟不上老師教學的進度。
我讓小沫媽媽不用太擔心,雖然孩子升上三年級后,需要學的東西比一二年級多,但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比一二年級的時候提高了很多的,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因為他們是可以應付得來了。
小沫媽媽嘆了口氣,告訴我說,其實她最擔心的,是小沫的學習習慣。現在小沫每天放學后,都要媽媽再三催促才肯去做作業,不然就一直玩玩具或者看電視。如果小沫的這種壞習慣再不改正,上三年級后,學習成績肯定要退步。
然而,她又不知道自己要怎樣做,才能讓小沫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學習不夠自覺
小沫媽媽說的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孩子自覺性的問題。雖然卡卡媽覺得,孩子放學后,是先玩一會兒再做作業,還是先做完作業再去玩,都沒關系,只要孩子能夠做出適當的安排就行了。
但是,低年級的孩子,大多數還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他們玩起來,就會完全把學習忘記了,因此,父母督促他們,還是很有必要的。
有的孩子,會對“學習”這件事情,存在一些抵觸情緒,他們很少會自覺學習的,放學回到家后,只想休息或者玩耍,這樣,父母當然不能任由他自己安排了。畢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如果不及時進行鞏固,是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的。

有的孩子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三種方法,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在孩子上小學的階段,培養他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只有孩子自己愿意學習,他才會努力地學習;孩子只有形成了習慣,才會到時間就主動學習。
如果孩子可以做到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那么,他的學習和生活,就不用父母再操心了。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呢?

父母要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一、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知道,孩子主動學習和被父母以逼著學習,效果差別是很大的。因此,如果父母想讓孩子主動學習,那么,就要想辦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卡卡媽建議:父母想要讓孩子把原本不自覺的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自覺行為,就需要先去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父母要認真地、細心地觀察孩子,根據孩子的性格、興趣、特點等等,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以便讓孩子從“父母要我學習”向“我自己想學習”轉變。
當然,這個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不要著急,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會慢慢提高的。

父母以要想辦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二、給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不可否認,學習是一件很辛苦、很費腦的事情。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想要提高效率,就必須要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因此,父母給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
卡卡媽建議:孩子年紀小,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的環境,盡量去除干擾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例如:
- 孩子學習時,給孩子準備一個獨立的房間;如果沒有獨立的房間,也要給孩子設置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
- 孩子學習時,父母要保持安靜,例如,不要看電視,不要聽音樂;和別人打電話、聊天,也要盡量壓低聲音。
- 孩子學習時,父母不要在家里招呼親朋好友,更不要和朋友一起在家里進行打麻將、打牌等娛樂活動。
- 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例如,拿一本書在旁邊閱讀。

父母要給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學習不主動,不積極,心里都會不舒服的,有的父母還會批評、甚至打罵孩子,要求孩子馬上去學習的。這種強迫孩子的做法,其實效果非常有限。
父母地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那么,可以多肯定和表揚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鼓勵當中,感受到關懷和動力。

父母要多給孩子鼓勵
卡卡媽建議:平時,父母就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相信他能夠做好的。孩子得到了父母的信任,他的積極性肯定會提高。
當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也要提醒孩子不要太激進,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學習。讓孩子明白,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有進步,那就很棒了。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一段時間后再回頭看,會發現進步很大了。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