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叛逆點起一根煙(我不逃避給我一瓶酒給我一支煙)
帶孩子出去溜達,一位大眼小姑娘,應該二十歲左右吧,抽著一支煙,嘬煙嘴的時候,感覺還挺滄桑的。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我可能也叛逆過吧。
我的父親不抽煙,所以我家沒人抽煙,家里雖然一直有煙,也只是為了給來的客人們抽的。我長大后,周圍的男同學也是屬于青春叛逆期,會偷偷抽煙,我可能是受了影響。
那個時候,我爸工作忙,經常出差;我媽媽每天晚上吃過飯,會去廣場練氣功;晚上八點到十點的時候,家里只有我一個人。
應該是連續有兩天的時間吧,我媽一出門,我便點一支煙,學著大人的樣子抽一口,然后吐出來,煙霧繚繞的。我其實不理解,這玩意兒有什么好的,味道挺嗆人的。一支煙我也抽不了兩口,便扔了。第一天是這樣,第二天也是這樣,第三天,我自己便沒興趣了。
后來,爺爺生病,家里人想讓他戒煙,他每天得兩包煙,幾乎就是除了睡覺,醒著的時候就一根接一根地抽,戒過之后,一天一包煙。
我對煙越發沒有了好感。
我老公抽煙的癮其實還蠻大的,他形成了一些“場景習慣”,比如早起第一件事,來一支煙;出門第一件事,開車抽煙;飯后第一件事,抽一支煙;正常上廁所,得一支煙的功夫……。
我沒有要求他戒煙,也不支持他抽煙。他可能以為,我不支持抽煙是因為怕花錢吧。
他讓我幫他買煙的時候,總是讓我買十塊的或者十五的。有一次小賣部的人問我給誰買,我說給我老公。小賣部的人說:“他是抽這煙的人?”我才知道,他一直抽二十五的。
我對煙沒有興趣,所以,也從來不知道煙的價格,即使讓我買過,我也記不住。
同學聚會的時候,男同學們回憶,當年幾個人共享一支煙,XXX抽完的時候,煙嘴都是濕的。想想這個場景,越發覺得反胃,對煙更沒有興趣。
只是覺得,我那個叛逆的時期,也竟然抽過兩次煙。只是家里大人不知道,所以,沒挨過罵,我那個時候,還一直怕我媽回家聞到煙的味道。
青春期我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覺得愛情大過一切,大過天,大過生命,大過友情、大過親情,大過學業,也是天真幼稚的可以。
現在卻覺得,愛情,只是人生的一個部分,其實是最可有可無的東西,責任才是必需品,兩個人初在一起是因為愛情,時間久了,必然得有責任。
就像有些夫妻走不到頭,就是因為在婚姻生活中,還期盼愛情的長久;我們之所以一生都被親情羈絆,也是因為,親情便是付出不求回報,親情便是父母對孩子的責任,也是成年子女對年老父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