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時,碰到作為教師的一位老同學,問及教導孩子的方法,他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給我們講了關于孩子喜歡閱讀的重要性:“但是班上成績優異的同學,都非常喜歡讀書,他們比童年孩子了解的更多,學習知識也更快更容易接受。”
于是現場中有家長提出疑問,“我家孩子一年級了,可他實在不愛讀書,就算爸媽強制讓孩子也讀不下去,這該怎么辦?是不是注定他以后就跟讀書無緣了?”
老師憑借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說,一年級剛開始孩子只是短暫的不習慣閱讀這種學習方法,家長大可以放寬心,只要把握以下三點,孩子自然就會對閱讀感興趣。
一、生活中營造愛閱讀的家庭氛圍,從而耳濡目染中改變孩子的閱讀態度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去讀書,如果我們都不發自內心認可讀書的快樂,認為它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那我們怎能去教育孩子愛上閱讀呢。所以家長可以通過自己對讀書的感悟和樂趣真正分享給孩子,在孩子耳濡目染中,他才會有模有樣地跟著父母學著讀書,長期下來他才能從書中領悟閱讀的快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自然地把讀書的樂趣融入生活當中,讓他們習以為常地覺得原來讀書是一件這么有意思的事情。傳輸一些讀書的好處,或者是為孩子買些他感興趣的書籍,給他們講適合他們這個年齡睡前小故事,等他們再長大一點,就引導他們自己閱讀。
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吸引力的一種,而且閱讀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小孩子剛開始讀書家長最好選擇一些有插圖這種生動的書來讀,以故事為主,盡量選擇紙張舒服的圖書。
然后通過投其所好,給孩子講他喜歡的閱讀領域,循序漸進中再去引導他讀領域范圍內類同書目,然后通過擴展知識面來引導孩子閱讀其它書籍,久而久之養成閱讀的習慣。
三、除興趣之外還存在許多的元素。比如成就感和功利心
如果孩子能夠在讀書中增長知識,并知道了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的事情,當他們分享給其他小朋友時,就會從中得到滿足和自豪感,通過其他小朋友的贊揚,孩子也能帶來成就感。也會更喜歡讀書。所以在孩子讀書過程中得到肯定和支持很重要,家長可以給予他們夸贊和鼓勵。
另外可以通過榜樣的力量來讓孩子愛上閱讀,比如孩子喜歡喜羊羊,家長就可以告訴他喜羊羊足智多謀,平時肯定也博覽群書,通過這種內在驅動力的引導之下去給他讀書,去讓他看書。
閱讀很重要,要讓孩子有興趣閱讀,不能只講閱讀有多重要,應該從行動上自然而然地引導,同時注意讓孩子不要對書籍望而生畏,讀書要按孩子自己的意愿,這就是讀書最為重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