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熱線962525(心理免費援助熱線)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你好心理醫生,我有些隱私不便于面對面咨詢,想通過電話咨詢。”“我與青春期孩子難以溝通,為此焦慮、失眠,影響了正常生活。”……電話那頭是焦慮的求助,電話這頭是耐心的傾聽、詢問和安慰,由市二院16名富有經驗的精神科醫師、心理醫生和心理咨詢師志愿者組成的“心靈治愈師”,365天24小時輪流在線守候,為市內外遇到心理困惑的人群提供公益幫助。
96525心理援助熱線是一個公益心理衛生服務平臺,這個熱線電話諧音“就聊我愛我”很好記。“關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己,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進而愛別人、愛社會,這與我們心理援助熱線的服務目標是一致的。”市二院黨總支副書記杜榮榮說。
與面對面開展心理咨詢不同,線上心理援助看不到求助者的眼神、表情、動作,只能憑語調、語速和表述內容來判斷大概情況并開展服務。在一些求助者中隱藏著需要危機干預的人群,熱線服務經驗豐富的杜榮榮,從關注求助者的語音、語調、語速著手,化解了數起危機事件。
一位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患癌癥后心理波動較大,在微信群被人辱罵,想作出沖動之舉又認為這樣做不妥當,于是撥打了熱線尋求幫助。“我非常理解你……”在線上咨詢時,杜榮榮運用心理學技巧,與求助者先建立信任關系,指導其運用合理方法解決生活瑣事,運用情緒管理的方法增加快樂。在1個多小時的咨詢結束時,求助者表示,心情明顯好轉,將多向前看,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相比到醫院排隊掛號和來回奔波,心理援助熱線的便捷性吸引了一些上班族通過該途徑尋求幫助。市二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金蓉近期幫助了多位存在心理問題的媽媽。一些學生家庭原定的出游計劃,受疫情影響取消,成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有的媽媽因孩子迷戀網絡,不肯做作業,孩子一受批評就關房門,內心煩悶。金蓉以孩子視角來寬慰家長,鼓勵她們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心理援助熱線除了服務本地人員外,還接到來自上海、煙臺、河南、江蘇、甘肅的求助電話。有些來電的外地人甚至從沒有來過舟山,只是聽聞熱線服務好就來電咨詢。市二院副護士長王莉艷曾多次在半夜接到求助電話,基本都是外地人。今年大年初一上午,她在值班時,一位強迫癥患者來電訴說親友聚會提及其頑疾,導致心情煩躁。“通過心理疏導,求助者放松下來,焦慮情緒得到緩和。”王莉艷說,在接聽熱線時,她積極做好傾聽者、理解者,進而化解求助者心理矛盾。
今年以來,我市96525心理援助熱線接線數量近300人次,一個個求助者在這里得到了撫慰,漸趨平靜的心能助他們渡過眼前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