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千萬不要被網上個別解氣的心靈雞湯所迷惑。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施教這是說的通的,是教育者,也應該是家長應該遵循的最基本原則。網上,甚至有的電視節目,把孩子的學習,甚至是孩子的教育都說成就應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聽到這話,對于那些因孩子作業老師要求簽名、檢查、督促的家長很解氣,他們把這教條當作是真理,把怨氣,怒氣發泄到學校,老師身上。下面我想以孩子的身份,家長的身份,老師的身份來說說這事。
貪玩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這話對嗎?我想不是百分之百的贊成,也沒有幾個人會否認吧!正因為孩子的這個天性就決定了我們的孩子做事時需要外部的督促檢查。在遇到問題時給他們幫助,鼓勵,鞭策,引導。在面對問題時有多少孩子可以自行解決,在做事時又有多少孩子是自覺的,作為成人的老師也好,專家也好,家長也好,想想自己小時候是怎樣的,是不是貪玩好動?自己兒時的樣也就是現在的孩子的樣。你想我們有的家長,有的專家成年后忘記了自己小時候也需要家長檢查,督促,指導學習,作業。然后做了家長,做了專家就大言不愧地說 孩子的學習、教育是學校、老師的事。
孩子,尤其是低年級孩子 ,是不是需要家長的督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作為家長,我不知道其他家長怎么想?會怎么做?我覺的自己的孩子一開始是不自覺的,回到家是要爸爸媽媽去督促,去檢查學習的。經過一段時間,孩子會自己主動做,慢慢自己主動地拿作業給爸爸媽媽檢查,到后來,一回來總是想到怎樣把作業做好、做完。從要求他做,到他要求檢查,再到他要求做的習慣養成是不是要有個過程?試想一下,孩子良好習慣養成了,這是不是會覺得老師要求的做法很好呢?換句話說,就算老師不要求家長簽名、檢查督促,又會有幾個家長完全撒手不管不問孩子的學習呢?是不是老師不要求,還在做。只是老師要求了,你又聽了所謂的網紅言,所謂的專家話覺得解氣而己,抱怨一翻學校,抱怨一翻老師。反正作為家長,不管其他孩子的家長怎么想,怎么做,我是不管孩子的老師要求不要求檢查孩子的學習、作業,只要時間允許,我是一定會問孩子:“你的作業做了嗎?給爸爸看看。”有時就怎么一個小小的行動,就足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漸漸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不單單做榜樣,也包括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為老師,要求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作業去做一些配合,一些督促,甚至是簽名,有時并沒有好像 有些家長、有些專家說的那樣是把孩子的學習推給家長,大部分老師的目的只希望家長配合,讓孩子形成良好習慣。有時,我們老師私下都在說,家長不會沒關系,只要家長隨意問問作業做了嗎,裝模作樣的看一下就足夠了。當然,如果家長時間允許,精力允許,能力允許,對孩子的學習、作業作更全面的了解檢查,你想孩子還會亂做,馬虎應付嗎?決對不會吧!是不是更容易讓孩子形成良好習慣呢?
專家的角度我就不去說了,因為我沒有做過專家。
我們有些網紅語言說的解氣是為了博眼球 ,有些是真的不用管,不用問,因為他們有資本,把孩子送去全托管保姆式的貴族學校,當然也有放任不管的,任孩子自己自由"發展"的。
最后重復一下,作為一個普通家長,過問下孩子的學習,關注督促孩子的學習利肯定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