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學生不愛閱讀,而且不是個別現象,是整個班級的問題。當我接手四年級這個班時,作為語文老師,也是頭疼了很久。班級的閱讀氛圍不好,不管我上課如何引導,學生就是對閱讀沒啥興趣,當然這也和他們一直以來,沒有得到很好的閱讀習慣培養有關。好在我是半路接手的語文老師,一切可以從零開始。了解我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實際語文學習情況作出判斷,是老師的教學職責。我找到不喜歡閱讀的原因,是因為班上的同學在上一任語文老師那里,得到了對語文學習不好的感受。認為閱讀就是一種學習任務,枯燥無味。這也是小學生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我看的書都沒意思,我也理解不了,但是家長和老師都逼著我看,閱讀真是好無聊。
找到了四年級這個班的學生不愛閱讀的原因,那么我作為語文老師,首先就要引導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幫他們建立閱讀的自信,重新認識閱讀是怎么一回事。其次通過班級活動,讓學生們都加入閱讀的活動中來,真實地體驗閱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趣的地方在哪里?激發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最后才是把閱讀落實到語文學習中,通過閱讀,同學們都能獲得什么學習收獲。這是對于班級閱讀指導,語文老師應該思考的教學方法。面對不愛閱讀的一整個班的學生,還是中途接手的班級,我先用一招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從班級讀書氛圍的打造開始,逐步讓學生們都愛上閱讀,能夠主動去閱讀。閱讀可以帶動班級的學習氣氛,還能拉近新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這些方法值得各位同仁借鑒和參考。
1、1招讓學生對閱讀先建立興趣和好奇心
對閱讀沒有興趣的小學生,除了沒有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以外,還因為沒有完整地讀過一個故事,一本書,一段文字,對于閱讀無感的同學。并不是對閱讀這個行為沒有感知力,而是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力很差。長期處在這樣的一個閱讀狀態里,不光是閱讀能力難以提高,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也很難提高。有的語文老師會讓同學們從家里帶書,在班級建立閱讀角,分享課外閱讀物,但這個比較形式主義,大部分同學是不太會從閱讀角里拿書的,而且對于本身就閱讀興趣不大的班級,閱讀角就是一個擺設。學生會把自己不喜歡看的書分享出來,或者大家拿的都是一樣的書,閱讀角對學生的吸引力是不大的,建立對閱讀的興趣和好奇心,語文老師需要改變一下教學引導的思路。
針對上一任語文老師遺留下來的問題,我決定改變四年級這個班級的學生對閱讀的看法,解除他們對閱讀是枯燥無趣的學習行為的認知,真正激發出他們的好奇心。我用了一招:想閱讀的同學,可以找老師借書。同時我擺了幾套在小學生中很流行的漫畫、探險故事書等,對學生們的吸引力就足夠大了。我把這些書都拿到教室里來,就放在講臺上,每天作業完成好,有進步的同學,就可以找老師借書。能夠看到語文老師的作業,是一種獎勵也是一種探索,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而且語文老師的書,肯定錯不了。一開始同學們還有些顧慮,認為老師的書是不是都很難?經過幾位同學的試讀體驗,這些書讀起來實在太有意思了。就這樣,讓學生對閱讀建立興趣和好奇心,才能改變閱讀現狀。
2、結合語文課本來指導學生閱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找語文老師借書的活動,陸續開展起來,但是老師的書也是有限的,從我這里,逐漸把閱讀書目推薦給學生,這個過渡就是讓同學們轉變對閱讀的認知。接下來,我根據教學安排,結合語文課來指導這個四年級班級閱讀,教給學生們閱讀的方法。首先是閱讀的速度,找老師借書,不能超過3天。其次,借書結束后,可憑借平時的表現積累借閱資格,也可完成一篇閱讀分享小作文,換取下一次借閱資格。最后,一個月的閱讀時間,如果積累星數好評最多的同學,可以要求語文老師提供一套閱讀物。這樣一年對于語文老師來說,購買新書也是可承受的經濟范圍內的,語文老師的書也得到了及時更新,還能了解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想要四年級的學生,建立閱讀興趣后,一定是要具備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速度,才能在日常的閱讀積累中,有數量的積累。速度提上來,就可以培養分享的能力,這是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和提高。我看完語文老師的這本書,我有什么感想?寫出一篇小作文,如果寫得好,分享給其他同學,也是對這本書的介紹和概括。這是閱讀和寫作之間的練習過程,也是四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通過閱讀,不斷激勵學生,努力把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都做好,那么在閱讀上的進步就會越來越多,通過閱讀建立起來的自信也會越來越高。從沒有閱讀氣氛的班級,一手打造成閱讀氛圍全年級第一,不言而喻,語文成績也實現了大跨越。這讓我堅信,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不愛閱讀的學生,只有不會閱讀的學生。
3、一起讀書,才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校的閱讀氛圍是很好建立的,因為一起讀書,才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就應該在學校培養閱讀習慣,家長是很難管好孩子閱讀的,孩子也不聽家長的,只有語文老師有辦法。其實,在學校的閱讀練習,是有學習的場景。一方面語文老師找到了學生不愛閱讀的原因,那么針對這個原因,語文老師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想到了辦法。另一方面,在班級閱讀的氛圍中,學生之間的分享,是最好的閱讀催化劑,比起家長和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說,多看看書吧,同學之間一句:語文老師的這本書,太好笑了,你不知道吧,老師喜歡看笑話書。
對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要有效得多了。這就是一起讀書的意義,但是完成閱讀積累和練習的過程和時間,還是課外的閱讀時間,也就是學生們找語文老師借閱老師書籍,并不是在學校和教室里看的,而是帶回家進行閱讀。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家校合作才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好辦法。關于小學生不愛閱讀,語文老師一招引導閱讀興趣,還提高了班級讀書氛圍的辦法,你覺得可行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