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高尚的人格。每個家庭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誠實、善良、正直、勇敢的人。
善良是一個宏大的概念,越是大而化之的內容,就越難以把握。山老師不惑之前,對善良有過深入的思考,直到又過了一個十年,才敢從命運的手里,小心翼翼地接過這個話題。
人的成就取決于善良,善良越多,自我越小,成就越高。
一、萌芽階段
2分善良 8分自我
關于人性,東西方有著不同的詮釋。東方的文化,常見于“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文化則認為“人性本惡”。
性善論認為,幼小的嬰孩人畜無害所以本善;性惡論認為,沒有教養的孩子如同野獸一樣,天性是丑惡的,需要向上帝懺悔。
通過探究發現,東西方的善惡論,只是視角的差異,本質上都是抑惡揚善。
剛剛降生的嬰兒,所有的認知都來自本能,這個時候談不上善與惡,
伴隨著成長,他漸漸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還有別的親人和朋友會給予他愛與溫暖,內心中善良的種子開始萌芽。
如果給人生的意義占10分,這個時期善良只占2分,自我占8分。
現在社會上有個現象,有些人到了獨立的年齡,身體已經成年,但心智卻很幼稚,花父母的錢當做天經地義,卻不想付出努力奉獻社會,呆在家中各種啃老。
這就是現在的“巨嬰”現象,屬于善良沒有發芽的情況。
二、善意階段
4分善良6分自我
年輕人進入到社會,首先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對一個初入職場的小白來說,各種心機算計,各種排擠傾軋。你除了逆來順受,別無選擇。
這也是你表現才能的時候,每天忙忙碌碌的同時也在慢慢積累,暗中學習。
我有一個優質的朋友。
山老師朋友不多,幾個優質的朋友,都是聚會時能夠主動埋單的,不然朋友沒得做。世界上沒有賠面的廚子,更沒有倒貼錢的老師。
朋友姓丁,我叫他丁先生。
跟丁先生認識多年,他是我同學的同學。有一次同學聚會,丁先生飯后主動埋單,當時有人說他能報銷,我就覺得這個朋友可以交。
丁先生衣著干凈利落,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雙锃亮的黑皮鞋,每次見到都是一塵不染。標準的小公務員形象。他為人素質挺高,說話熱情很少冷場,又從來不講丑話。即使說起別人的糗事,比如某人借錢不還,他也會說:“這個人肯定是有困難”。
相比其他的同學們,丁先生很快就做到領導。有一次跟大家分享經驗,他說:“做公務員很辛苦,早晨趕在領導之前趕到機關,打掃衛生順便給領導收拾屋子;下班等領導走了,把房間所有的燈息掉再走;平時到領導辦公室,先把領導的杯子滿上水,雙手捧著遞給領導”。
位卑,吃苦、勤快、機靈叫上進,不叫賤!
聚會的時候,丁先生總是搶著埋單,那時候同學們還年輕,大家都在拼生活。平時有個大事小情,大家先是想到他。
年輕人勤奮、上進,通過自己努力,慢慢具備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并且能夠在某些方面照顧到親人朋友。這個時候,善良成長為對社會的善意。
三、善念階段
6分善良4分自我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優秀的人獨當一面,不再有人為你遮風擋雨,就會遭遇更多的磨礪,遭遇到人生中一些負面的成分:
生老病死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丁先生曾經有求于我。
2003年,丁先生單位換了領導,他的政治前途出現了危機,懂得都懂。
他專程找到我,我的泰山大人雖然只是個教授,卻有桃李滿天下。有一次喝酒的時候,我曾經吹過泰山大人的留批,沒想到他竟然記得。
不得不提兩句泰山大人,他可是標準的腐儒,平生最見不得蠅營狗茍。我自己的事情都吃過癟,但是礙于丁先生踴躍埋單的情分,我硬著頭皮領著他去拜泰山(不要誤會,是我的泰山)。
泰山大人皺起眉頭,半天不說話,我說不緊張絕對是虛的。忍不住心里一嘆,強忍著沒敢搖頭(曾經被泰山批評過)。只見泰山大人搖了搖頭,提起筆來一通龍飛鳳舞。別看他一直自詡宿儒,那書法實在不敢恭維。偏偏還要豎著從右向左寫,我在一旁親眼看了半天,都看不出寫了什么。
大概怕我們笑話那蹩腳的書法,泰山大人寫完后裝進信封粘上膠水。隨后拿起最喜愛的殘章,“咣當”一聲蓋了封印。
沒想到的是,丁先生的事情竟然辦成了。
一家人聚餐的時候,我向泰山大人匯報此事。泰山大人很是得意,說起某領導當年種種,那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憑著喝了二兩白酒,我張口問他:
“爸爸,提拔我去教育局那回,您老怎么不去找他!”
“副局長有什么好,當了副局長,還有時間做飯嗎?好男人首先要照顧好家庭!”
“……~”
什么狗屁泰山!我看著那副惡心的嘴臉,強忍住沒把手里的筷子插他嘴里。他一點不自知,還亂說什么修身齊家治國平特么的…
2011年,我們家裝修河西的新房子,去居然之家轉材料,迎面看見丁先生。他也是裝修,竟然和我買到一個小區,我們成了鄰居!
這時我才意識到,已經有八年沒見到他。再看見他整個人都不一樣了,第一眼差點沒認出來。如今的丁先生看上去溫和儒雅,澄澈的眼神說不上深邃還是通透,給人的感覺溫潤如玉,還有那么點兒捉摸不透的神秘。
原來的丁先生熱情爽快,精明干練的一個人,多年不見,反差不要太大。兩家子一起裝修,關系一下子親近起來,其實我們關系本來就不壞。
說起話來才知道,丁先生那一次雖然當上了科長,不湊巧當時還有個平行的文件,同一批次的干部級別不動。級別還是副科級,這叫做高職低配。
隨后又趕上機構改革,因為級別不夠,他調配到另外的副科級崗位,轉了一圈又回到起點。
工作不盡如人意,他的母親不久又生了病,三年后去世。后來父親又生病去世。八年不見江湖多舛,好生可憐。
發生了這么多事,他也顧不上找我,我們交集本來就少,我竟然沒有感覺到。不過我也明白了,正是因為發生的這些事,他才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房子裝修完了,他帶我去他家參觀。一進門玄關的頭頂,將近一平米的橢圓形頂燈,燈罩是磨砂玻璃的彩繪,油畫心想事成的靜物圖案。
往里走是客廳,四周干凈的大白落地,鏡面似的奶黃色瓷磚地板,客廳中央鋪著舒服質感的波斯地毯,整套紫檀的實木家具。陽臺上,紫砂花盆里種著花花草草,兩株日本吊蘭長勢喜人,一片墨綠顏色里面點綴著零星的紫色小花。
最養眼的是陽臺角落里的大瓷海,養著兩尾烏黑的鐵包金,水面上飄著一小片荷葉狀的水萍。
我們坐在茶幾旁喝茶,用的是紅泥的大砂壺,沒有很多花里胡哨的茶具,只有一套尺半的瓷盤,九只蓋碗,都是汝窯的。喝的白茶,茶文化我不懂,只是感覺味道不錯,順口夸了幾句。丁先生立即打開邊柜,取出一袋茶餅非要送我。他說白茶放久了更好喝,我回到家仔細放好。時間長了,卻忘記了藏在哪里,不知哪天才會翻出來~
丁先生家里的陳設價值不菲,卻沒有那種富貴逼人的氣氛。除了舒適干凈,就是滿滿當當的書櫥里透出來的悠長的底蘊,還有書房里偶爾飄過來的淡淡墨香。
沒想到他是個讀書人!
我們倆聊天,丁先生說,有些事情,注定是這個樣子,該來的總歸要來,不來的求也沒用。他很幽默地引用了川建國的名言: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不糾結成敗,舒展胸廓,這人間原本滄桑
不放棄喜樂,縱容自己,活出來從從容容
幾年前丁先生辦好了離職,自己開了一家書院,弘揚國學,幾百人的學員。
如他所說,人生多一些挫折,未免不是好事。把挫折當成功課,會從中體悟出很多道理,人活著更加通透。
心中放下怨念,善良就達到了善念
四、善境階段
8分善良2分自我
這些日子困在家里,偶爾和幾個優質的朋友聊天,最多的話題就是疫情和戰爭。
談到國家富裕、社會安定、生活幸福、內心安寧,談到科技的進步、文明的時代。
我們平靜的生活背后,是成千上萬人們在努力工作。幸運的是我們能夠成為其中一分子,并且能夠參與在其中快樂的勞動。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呼吸,甚至周圍的花花草草,都在一起呼吸,構成了這個美麗的星球。
和丁先生談的話題,更多圍繞著善良與愛。
懷著善意愛這個世界,同時也感恩周圍的愛,愛的能力就越強。
什么是善良,我們學會感恩,愛別人、愛自己,善良就上升到善境。
五、上善
10分善良0分自我
善境的人,棄掉自我,便得上善。
舉一個例子:
很多年前,南京發生過一起兇殺案,受害人普方是揚州合資企業的德方代表,同時遇害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隨后此案的四名罪犯被執行死刑 。
事情并沒有結束,基于“社會不公和缺乏教育是滋生犯罪的土壤”這樣的認知,普方的朋友們發起成立了“普方基金會”,幫助蘇北貧困地區兒童完成學業,至今已經幫助了很多人。
普方的家人和朋友們認為,罪犯的死不能改變現實。如果不想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只能通過教育。普方基金會的官網上,一直都有這幾個字:“教育,成就一生”。
上善的眼光,不再著眼于自己,而是考慮怎么樣能夠使未來變得更美好。
我們教育孩子做誠實善良正直勇敢的人,目的是讓孩子贏在未來、實現成功。
來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在做什么?
馬斯克要把人類送上火星;巴菲特和扎克伯格都承諾要捐出99%的財產…他們做的我們還有些陌生,為什么?
因為他們已經實現了成功。成功之后還有夢想,夢想去改變世界,推動人類再往前走一步。
其實,即便平凡如我們,只要帶著愛去工作,對于這個世界同樣有意義。尤其是那些前程無限的孩子們,應該讓他們早一點知道,未來的某一天,世界會因為他們變得更好!
為了世界更美好,當屬上善。老祖先說得好: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善良如同流水,無論為云、為水、為冰、為雪,都可以云想水念,冰骨雪膚,為世界添一道風景,造化萬物蒼生。
善良很容易被忽視,卻從未缺席過。善良充實人的力量,舒展人的胸襟,提升人的格局,成就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