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做(一個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去引導孩子)
溫馨提示:
本平臺由作者授權發布,不得轉載或他用。
文/李淑華 編輯/視頻/組圖/書中浪子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如何引導
李淑華(江蘇)
最近,丹陽一13歲男孩因學習問題與母親爭吵,之后便離家出走。僅靠身上的50元現金,共5天騎行200公里到達了上海,被好心人關注并報警,在民警的幫助下男孩才被安全接回了家。

這一事件引發了網上熱議,不少網友對此都能理性看待了,不像以住一味責怪孩子或家長了。在此,我也不想多加評論,只是想與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如何引導?

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叛逆期,這是每個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
不同的孩子因為其出生的家庭及其成長的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有的孩子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對家長對老師的依賴性特別強,他們很天真很好奇,每天都喜歡將學校里的大大小小事情回來告訴家長,同時也希望家長能與他們分享,并得到家長的認可與支持。同樣,他們也喜歡將家里發生的一些事情告訴班上的同學甚至班主任老師,總希望也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
這一時期的家長也覺得孩子特別聽話特別懂事,也喜歡在他人面前叫孩子表演各種節目,展示孩子優秀的一面,孩子也非常開心,總喜歡在大人面前SHOWOFF炫耀一番。
可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孩子的生理、心理方面都發生了一些改變,同時他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改變,漸漸有了自己對事物的獨特看法。于是,他們就不再那么聽話了,或者說,有時還會對老師對家長說“不”字了,更有些孩子還會與家長或老師“頂撞”了,這個時期就是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在12-17歲之間,有的早有的遲。所謂叛逆期,就是他們不再那么聽話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愛學習了,厭煩老師與家長了。

不同的孩子,叛逆期的言行也各不相同,家長不能一刀切。
不同的孩子叛逆期間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表現為厭煩家長與老師,覺得家長與老師的話都是嘮叨,不中用,不愛聽,就喜歡我行我素。有的會討厭上學,不愛學習不肯做作業。有的特別愛玩手機或電腦,愛打游戲,甚至逃學,說謊,反正家長老師說什么都聽不進去。而有的孩子叛逆期不是變成話嘮,而是變得沉默寡言了,整天喜歡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里,不愛與人交際,還有的嚴重一點的,會得抑郁癥。
這個時候,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了,如果你的孩子有如上情況,你一定要好好引導,否則,孩子就會產生心理陰影或心理疾病,久而久之,就很難改變。

平時家長要多觀察,多與孩子溝通,多多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作為家長,平時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多觀察,多注意孩子每天早上去上學時的表情與反應,以及放學回到家的表情與反應。如果送他上學時他很高興很開心,但放學回來時不開心不高興了,那你們就得多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與同桌、同學之間鬧矛盾了,還是老師布置的作業沒做好受批評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家長要能夠坐下來與孩子聊聊天,談談心里話,多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責怪孩子不聽話不懂事。

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能過大,要制定有效的短期目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每個家庭的希望,但是,我們的目標必須符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要根據孩子自身的體質、素質、智商與情商,先制定一個短期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比如,與班上接近的同學比,而不是一下子就要求孩子考到班上前幾名。只要孩子有進步了,就要及時表揚,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斗志。而不是對著他們大吼大叫,誰誰考到班上第一名第二名了,你與他們相差怎么那么大呢?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因為他們心里明白,要一下子考到班上第一名第二名那是肯定做不到的,與其做不到還不如不做了呢,這樣他們便會破罐子破摔,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學或離家出走了呢……
比如,有的孩子原來考到60分,你就給他定個65或70分的目標,那他就很容易達到目標,或原來不及格的,你就鼓勵他考到及格就行了。然后,短期目標達到以后,你再慢慢加大,直到他達到以后再加碼。當然,作為家長說話一定要算數,如果孩子達到既定目標了,你答應給他的獎勵一定要給,千萬不能耍賴,否則,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了。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亂打罵孩子,不要翻舊帳,要就事論事。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頓打罵,還有甚者,會將新帳舊帳一起來算,越想越氣憤,越打越氣憤,而孩子也是越被打越犟,結果雙方都是越來越火,還會造成孩子負氣出走的局面。出走后,家長又要后悔了,到處找也找不到,心急如焚。而孩子因負氣出走,根本就沒有想到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萬一遇到不懷好意的壞蛋怎么辦?萬一遇到車禍怎么辦?萬一遇到意外怎么辦?到時就再也沒有后悔藥救了呀。所以,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其實,我們再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心平氣和,要將孩子的言行好好分析給孩子聽,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太過分了,為什么?怎么改?要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要知道錯在哪里,應該怎么改正。比如,文中開頭的男孩,首先要表揚他的這種不怕艱險,騎行這么多里路的勇氣與決心,恐怕成年人也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不簡單,今后定有大作為。其次,再指出他這么做的危害:單親媽媽一人撫養孩子確實不易,你要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萬一在路上出事怎么辦? ……
當然,我們相信通過這一事情,小男孩在民警的教育下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今后一定會好好用功學習的。只要引導得好,今后他必將成為有用之材。
希望丹陽的家長朋友們,也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注意方式方法,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正確引導,避免走向極端。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處留言、評論、交流,謝謝!

作者風采:

作者簡介:
李淑華,筆名書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鎮江市作家協會、丹陽市作家協會、丹陽市詩詞楹聯協會、丹陽市朗誦協會會員,鎮江市委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丹陽市委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鎮江旗袍沙龍、丹陽市旗袍協會會員,丹陽市乒乓球協會、練湖乒乓球俱樂部會員,丹陽慈善總會義工、丹陽護生小居、丹陽鳳凰慈善、丹陽如意慈善會員,曾在《青年詩林》《鎮江師專》《丹陽日報》《鎮江日報》《京江晚報》《英語周報》《中學生英語》《英語之友》《揚子晚報》《作家天地》《當代作家》等報刊雜志,在《同步悅讀》《作家平臺》《一線作家》《人民雜志》《新長江文學》《藝術薈萃》《女人花文學》等微刊及大小網站論壇發表或獲獎的論文、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1500余篇。《中外文藝》《當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專欄作家,《浪花文藝》創始人、總編、主播。2020年8月出版散文集《浪花飛歌》。2021年7月退休,以輔導英語、作文為主,其他學科為輔。


快樂在這里 郭振東
作者風采:

郭振東藝術簡介
郭振東(隨光逐影),筆名遠山。中國藝術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會員,美國攝影學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網簽約高級攝影師。
從事攝影創作四十余年,擅長風光、民俗、人文攝影,1985年9月中國攝影函授學院學習,1991年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畢業。數百幅攝影作品在國際國內各級影展、影賽中入選,分別榮獲金、銀、銅獎和國際攝影聯盟勛帶獎,并編入畫冊。多次榮獲地方政府文學藝術成就獎。
2012年9月舉辦《“隨光逐影,風韻無限”郭振東藝術攝影作品展》。出版印制《郭振東藝術攝影作品集》。
在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辦的《2019“大美祖國”全國攝影作品征集活動》中擔任大眾評委,并榮獲“優秀評委獎”。
2019年10月獲“中國硯都·七星肇慶”全國攝影大賽金質收藏獎
2021年3月榮獲“大美中國”2021全國旅游攝影大賽自然探索類銀獎。

中文: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正確引導,避免走向極端。
英文:In the face of children's rebellious period, parents should correctly guide and avoid going to extremes.
日文:子供の反抗期に直面して、保護者は正しく導き、極端に向かうことを避けなければならな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