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家長與家長之間該如何溝通(如何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此專欄所有問答均來自家長真實案例的分享與家長來信,已獲得家長許可對其他家長公開,以幫助更多同行父母。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我們熱切歡迎想要分享自己所見所聞和成長心得的家長繼續與我們對話,也讓更多家長和社會聽到來自我們的聲音。
問
如何和其他同學
家長溝通并建立良好關系
我家謹原的情況,班里的其他家長是不知道的。學校不會主動說,我也不會主動說。其他孩子回家可能會提到謹原是個“很淘氣的孩子”,僅此而已。
回顧這些時間里,我和其他家長的溝通,有以下幾種情況:
01 孩子闖禍
有一次謹原闖禍了,我去善后。
原由:
那是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謹原放學時給同學起外號,在學校門口不停喊,對方家長聽到了非常生氣。班主任聯系我,并讓我主動聯系那個同學家長。
溝通:
我先添加了對方家長為好友,然后和對方誠懇道歉,并表示一定好好教育自家孩子。這位家長非常通情達理,說她理解小孩子會淘氣,但希望以后我們不要再喊就行。
當然,其實我也無法完全保證謹原以后就一定不會喊了,所以我當時只能拼命給對方同學和家長道歉,回家后也好好跟謹原講道理。
· · · · · ·
02 被同學碰傷
有一次謹原被同學碰傷了,對方家長來向我道歉。
原由:
這學期,有一個同學不小心劃破了謹原的額頭,老師帶他去醫務室處理后,聯系了對方家長,對方同學的媽媽很緊張,來找我道歉。
溝通:
將心比心,這種情況當然是原諒他啦。我也和對方家長表達說,小孩子肯定不是故意的,而且男孩子之間磕磕碰碰太正常了,我希望對方媽媽回家后也不要再批評和苛責孩子。
也是因為這次溝通,這位同學的家長覺得我人很好很通情理,所以我們也在這次機緣巧合之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還約好了有機會周末一起玩耍。
· · · · · · ·
03 主動交流
有時候,也會主動出擊和其他家長建立關系。
方法1:
我在學校時,會觀察觀察謹原的同學們,那些性格比較好的、對謹原很和善的孩子,我就會多留意一下,并且主動前去打招呼并且添加對方家長的微信。
方法2:
前一段時間,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謹原班的家長群里討論過一次關于ASD的問題。在這次討論中,有非常多的家長都表達了理解和支持ASD融合的言論。這件事真的令我非常感動。討論結束后,我也主動添加了這些家長們,并且約好周末一起玩。
在這個過程中,我并沒有主動表達過謹原的個人情況,只是以同班同學和好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玩樂,我覺得這就夠了。
后來,我也會經常收集一些適齡適用的學習資料,發給家長朋友們,也很積極地在家長群里回答大家的問題,所以我和班里大部分的家長都建立了非常好的關系。
為了融合,我也會經常引導謹原去交朋友,并且找機會約謹原的好朋友們一起參加活動,為他創造更良好的融合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