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媽媽們報成績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種,是對考試成績比較滿意的
“嗯,這次孩子考得還行,謝謝老師的關心。”
“這次孩子的考試成績還過得去,我和孩子都比較滿意,辛苦老師了。”
第二種,是對某一科不太滿意的
“這次語文沒考好,要是語文也像數學這么高的分數就好了。”
“這次數學沒有發揮好,嚴重拖了后腿。”
第三種,對雙科都不滿意的
“他的成績不太滿意,還沒有某某某考得好,我叫他要向別人學習呢!”
……
家長們看看,這里面有你的身影嗎?
2
也有孩子在拿到考試成績以后給我發信息:
“雷老師,我這次數學沒考好,你幫我看看這幾個錯題,我覺得都是自己不該錯的,但是做錯了。”
“我覺得我媽會打死我。”
我告訴他不用擔心,我會去給他媽媽講。
但我們的重點是要好好分析這幾道題,為什么出了錯?下次怎樣才能不再出錯?
我說只要你真正掌握了知識,分數并沒有那么重要。
孩子說,老師,可是我媽只看分數,我覺得她會打死我。
我一再向他保證不會的,我會去給他媽媽好好說情。
孩子給我說謝謝,說我保住了他的狗命。
哈哈哈,這樣的對話雖然看起來有點搞笑,可是卻也是孩子們真實生活的寫照。
家長們重視孩子的學習是正確的,可是如果純粹只看分數,會讓孩子感覺壓力巨大。
同時也會讓親子關系劍拔弩張。
3
以前有一句老話叫”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那針對這個掌握孩子命根的分數,家長們到底應該怎么看待它呢?
雖然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學霸教練”,但實際上,我并不是一個唯分數論的老師。
我一直強調分數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比分數重要的東西太多了。
比如孩子的健康,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孩子的品行,生活的能力,學習的習慣等等。
我更希望大家培養的是一位高素養的學霸,也就是除了成績以外,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錯,是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孩子。
考試,只是檢測孩子學習水平的一個手段而已,它不應該成為控制孩子的緊箍咒。
考試的分數,它只是我們衡量孩子單一方面的一個參照標準而已,不應該成為壓倒孩子的五指山。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也可以督促、引導孩子認真學習,但是不要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分數才重要。
更不要讓孩子感覺父母只關心分數,不關心他本人。
4
父母養育孩子,一定要站在20年,30年后再回過頭來看今天,想一想什么才是重要的。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人品很重要,他是孩子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
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很重要,它決定著孩子能否交到真正的朋友,有沒有人幫助他、支持他干事業,也決定著他一生能否過得幸??鞓贰?/p>
孩子自理的能力很重要,當你不在身邊的時候,他才可以把自己照顧好,他才可以過得讓你放心。
你會發現孩子的身體很重要,他拼命干事業,必須要有健康的體魄打基礎,否則稍微一努力,人就倒下了。
你會發現孩子的品行很重要,它甚至能決定孩子是生活在陽光下,還是在監獄里。
你會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很重要,這決定了孩子在單位上是做普通工人,還是業務骨干;是別人管他,還是他管別人。
你會發現孩子的心態很重要,這決定了他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是一蹶不振,還是永不言敗,從頭再來。
……
說了那么多,我就想告訴大家,成績很重要,也是孩子畢業時候的敲門磚,但,它不是唯一。
5
如果孩子考好了,好好地抱抱他,讓他知道,是他付出了努力,配得上這份榮耀。
如果孩子沒考好,更要好好地抱抱他,讓他知道你更關心的是他的心情,你更愛的是她本人,而不是試卷上的紅色分數。
如果孩子考好了,告訴他,付出了努力就有回報,讓他相信努力的意義。
如果孩子考沒好,告訴他,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我們仍然要相信努力的意義,只是我們的努力還沒到質變的那一天。
如果孩子考好了,帶他去吃頓好的,告訴他,我們為你的努力干杯,不是為你的分數慶祝。
如果孩子沒考好,更好帶他去吃頓好的,告訴他沒什么大不了,我們重新收拾心情整裝出發,前方的路還很遙遠,爸媽陪你繼續加油。
不管孩子考好考壞,我們要做的是永遠站在他身邊,做他加油鼓勁的迷妹,做他并肩前行的朋友,做他無條件接納、信任的愛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