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教育
所謂安全教育就是指孩子解決各種安全問題的能力,良好的安全教育可以讓孩子在沒有大人幫助的情況下也能自己保護好自己。
孩子從小就要學會自我保護,這樣才能遠離危險,好好享受生活。因此,父母和老師都有義務和責任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危險突發事件的辦法,好讓孩子在單獨面對危險時,仍然擁有良好的心態和自保的能力。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國內經常性出現拐賣、搶奪嬰幼兒的案件,而且影響惡劣,傷害極大,所以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中國在保護嬰幼兒方面的相關法律發展得并不完善,尤其是0到6歲的兒童,常常是失蹤就找不回了,即使父母哭得傷心欲絕也改變不了這樣的結果。為了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也為了不讓父母抱憾終身,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 安全教育的原則
1.時刻準備著
安全教育是不能間斷的工作,不僅是父母,學校、社會也要引起重視。在家里,父母要教育孩子誠實懂事,當然也要學會自我保護。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溺愛孩子,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就越差,如此孩子在面對危險時的自救能力也更弱。
2.預防為主
孩子在好奇心和好動力的影響下,常對一些極限運動感興趣,例如喜歡爬低、登高,這時父母需要提醒他們不能做危險動作,不去危險地方。像是爬雙桿、滑滑梯等活動,一旦出現危險狀況,及時制止;在外面時,要教孩子躲避汽車,不能在馬路上玩耍等。
3.全面普及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需要從小抓起,從孩子離家上學起,父母就要做好安全普及教育,因為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場所都是人員聚集的地方,且都是未滿18周歲的孩子。這些孩子活潑、好動、具有極強的表現欲,而且自我約束能力差,更容易出現安全問題,也更易成為社會不法分子盯上的目標。
- 如何進行安全教育
1.有些事項孩子必須要知道
孩子要知道一些基本的事項,例如父母的名字和電話、家庭住址、學校地址等;記得一些緊急電話號碼,例如火警、交警、匪警等電話;家周圍附近的派出所最好知道怎么去,如果發生危險可以直接去找警察。
2.要學會面對陌生人
孩子學會自救才是最重要的,平時在家或者學校,可以以游戲和故事的形式來教孩子怎樣面對陌生人,通過模擬實驗提高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如果家人必須要外出,讓孩子單獨在家時,要告訴孩子不能給陌生人開門,自己也不要隨便出門,要不是不小心出門走失了,也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有事要找警察叔叔。
如果孩子遇到緊急狀況,要知道大聲呼叫,要是地震、火災等危險情況時,孩子要知道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例如火災時用濕布捂住口鼻等,出現危險不能慌亂,亂跑,安靜等待救援等等。
3.要知道一些簡單的能減輕傷害的方法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需要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覺得自己完全可以保護好孩子。但是,我們要知道一些事情的發生爸爸媽媽自己控制不了的,當出現危險時,孩子常常習慣性地尋找父母的幫助,而自己完全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這樣不利于更有效地自救。
所以,平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的教孩子一些簡單方法,以防出現意外傷害而不知道如何處理,例如手指割破了怎么辦、流鼻血了怎么辦等等,盡量減少安全事故對孩子的傷害。在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識時,不能過度恐嚇孩子,如:不聽話就扔下樓;自己出門就會被壞人騙走等,這些做法都不提倡。
夸大危害性會讓孩子覺得社會上壞人多,對陌生人、對社會失去信任,甚至產生恐懼,養成懦弱、膽小的個性,不利于孩子成長。安全教育要有,但也一定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