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對于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具有很好地自律行為,進行自我管理。而壞習慣對于孩子來說,就像牛皮癬一樣,雖然你很像根除它,但是往往非常困難,需要花費巨大的毅力和精力,才能達到目的。
因而,教育學家說: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習慣對于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一年級是孩子的學習生活開始的階段,對于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尤為重要。上次文章主要講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健康習慣。這次主要從孩子的社交習慣和心理習慣等方面來說明。
社交習慣
讓孩子懂得與人合作。從小學開始,孩子必須懂得與人合作,與同學能夠友好相處。例如,孩子和同學一起玩橡皮筋的游戲,需要有兩個同學先撐起皮筋,其他同學才能玩,老師可能會教孩子一些游戲的規則。這些規則也是與人合作的基礎。而這些游戲的規則也是孩子認識社會規則的基礎。
樂于幫助同學,以及對于他人提供幫助應該主動致謝。孩子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幫助同學。同時不論在哪里,對于別人提供的幫助應該主動致謝。這也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素質的第一步。
在這里,由于曾經發生,某些人販子利用孩子助人為樂的心理來設置陷阱,引孩子上當,可以提醒孩子,成年人的事情,是不需要孩子幫助的,等孩子成年后,就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成年人。
同時,培養孩子主動和不同的同學交往。交往廣泛的孩子,往往更合群,性格更活潑。有些孩子可能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如果長期如此,提防孩子有自閉癥的傾向。因而,鼓勵孩子多與同學互動,認識更多的朋友。
遵守承諾的習慣。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應承同學,或者答應別人的事情。這時候告訴孩子,遵守承諾很重要,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基本的良好的道德習慣,鼓勵孩子為了完成自己的承諾而付出努力。讓孩子懂得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必須信守承諾。
心理習慣
心理習慣,既然孩子通過一些事情的鍛煉,提高自己的情商,以及逆商,即抵抗挫折,面對困難的處理能力。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在孩子脾氣不好的情況下,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壞脾氣。這點是孩子鍛煉自己的情商一個重要步驟。不少成年人,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在某些不恰當的場合情緒失控,造成自己后悔的尷尬局面。
而從小進行控制自己的情緒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很多孩子,對美食沒有什么抵抗力,甚至在父母帶孩子逛街的時候,一定要吃什么食物,或者一定要買什么玩具等等。可能很多父母都認為這個是小事,滿足孩子即可。
但是如果父母從來沒有拒絕過孩子,孩子可能沒有挫折的感覺,感覺這都是應該滿足的東西。父母可以通過某一兩次的不滿足,或者采用一些迂回地方式滿足。讓孩子感受一下挫折的心理體驗。
以上這些交往習慣和心理習慣,對于孩子來說,不論養成與否,都會對孩子的一生形成難以消除的影響。壞習慣將形成壞的行為,壞的言語甚至壞的脾氣,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消除。而好的習慣,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