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分媽媽”其實是“不及格媽媽”,“60分媽媽”才是“滿分媽媽”。
2.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由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口腔撫養、情感撫養、心理撫養、靈魂撫養。
3.孩子出了心理問題,意味著與其共同生活的大人出了問題。心理疾病,要“一窩一窩”地治。
4.“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不努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你一定會收獲一個“問題孩子”。
5.孩子六歲之前要“掐尖兒”,也就是說,要堅決地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說“不”。被“掐尖兒”之后,孩子就獲得了一種可貴的“精神免疫”。
6.你一切都替孩子做了,相當于讓他過“二手生活”。二手的東西不值錢,你憑什么讓孩子過不值錢的生活?
7.讓孩子明白“成功就是聰明人肯下笨功夫”的道理,讓他自覺將耍心機、斗心眼、抖機靈、抄近道、撞大運、貪大功、拜大神視為人生的大敵。
8.一旦孩子在家庭成員中選中了一個可奴役的對象,那他不稱王稱霸就對不起那個奴隸。
9.告訴孩子:先干該干的,后干想干的。當這兩者高度重合時,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逼近成功了。
10.如果你的配偶是個“媽寶男”或“媽寶女”,你一定無限抓狂;那么,你有什么理由再把自己的兒女培養成“媽寶男”“媽寶女”呢?
11.父母的婚姻狀態,好比孩子日后婚姻的課堂。如孩子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了溫情,他將自覺復制這溫情;如孩子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了暴戾,他將自覺復制這暴戾。
12.一個由單親同性家長撫養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家族內一個“媽媽替身”或“爸爸替身”愛的滋潤,就很容易發生早戀。
13.告訴孩子:要想有錢,得先值錢。不值錢卻賺到了錢,那賺的就是“帶翅膀的錢”,飛走,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
14.好的父母不會對孩子死纏爛打,不會充當追著孩子這只飛鳥到處飛的鳥巢,因為他們明白,真正的愛,是一場越來越徹底的放手。
15.有一句話很戳心,但依然愿與君分享:你人品得分那么低,你家孩子考試得分憑什么高?
16.自律不夠,他律來揍;他律不夠,法律來揍。一個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被失敗瞄準的肉靶。
17.孩子“要什么有什么”絕不是好事,因為他被剝奪掉的,是“為了幸福而打拼的幸福”。
18.管教孩子應該掌握的最佳尺度是:不含敵意的堅決。
19.聰明的家長會竭力維護孩子老師的尊嚴,因為他明白,這維護中包含著的一份美好,遲早會回到自家孩子身上。
20.先有大人美麗,后有孩子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