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題與日俱增,并通過成績、睡眠、飲食等方方面面的行為顯示出來,需要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在沙田鎮立沙社區舉行了義診活動,吸引了近200名當地居民前來咨詢。當天,市精神衛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科正式運營,這不僅讓出現問題的青少年們有了專家咨詢,更填補了東莞在青少年心理領域專設科室的空白。
青春期病人越來越多
在活動現場,通過開設戶外健康講座,義診、康復科展示等活動,醫護人員向居民們講解了心理健康知識,引發了居民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可以從成績、睡眠、飲食、行為等發現。特別是在行為上,如退縮、回避、不愿意與人交流這些情況,甚至出現自殘、自殺等傾向時就應該要及時就醫了。”在現場,剛講完《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的精神衛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科負責人陳章凡告訴記者,從醫院的門診情況來看,有心理咨詢需求的青少年并不在少數。
10月10日當天,市精神衛生中心的青少年心理科正式運營,填補了東莞市在青少年心理領域專設科室的空白。科室環境以“家”為主題,溫馨、舒適,設置23間共46張床位。醫療團隊由從事青少年精神衛生工作三十多年的專家帶領。
“之所以開設青少年病區,就是因為需求越來越大。”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袁丁告訴記者,從門診情況來看,中心一天的門診中約有1/3是青春期的病人,多數表現為青春期焦慮、抑郁、強迫等癥狀。
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關愛和理解
東莞首條免費心理熱線22113311從2006年開通以來,每年都會接到大量的求助電話。記者從市精神衛生中心了解到,今年以來,熱線共接到了1081個咨詢電話,其中,心理問題478個,多數是抑郁、強迫、焦慮等精神問題,家庭問題39個。
在義診活動現場,當地居民也有不少咨詢失眠、焦慮、情緒不佳等精神心理健康問題。市民周大姐告訴正在接受義診的副主任醫師阮燕山,自己多年來睡眠質量都特別差,表現為難以入睡,入睡后易驚醒,第二天渾身不舒服,頭皮發麻并伴有陣痛。阮燕山建議她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并可以到醫院進行專業的睡眠監測等等,以進一步分析失眠的原因。
“很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癥狀之一就是失眠,比如抑郁癥、焦慮癥都有可能是睡不好的主要精神障礙,另一方面,睡不好也會誘發心理疾病,形成惡性循環。” 阮燕山說,近年來國內精神疾病發病率呈增長趨勢,但是很多人對精神疾病有偏見,也不好意思去就診,有時候出現了行為癥狀才來就診,錯過了最好的就醫時機。阮燕山說,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對癥狀認識不足,遇到一些心理壓力大、失眠、焦慮等癥狀不愿意看門診。
他希望,通過此次義診活動可以增強小區居民對精神疾病的關注度,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同時,也希望通過知識科普消除老百姓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和誤解,呼吁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多一份關愛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