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孩子上小學母親焦慮的文章
這段時間的文章我關(guān)注了許多父母在教育中所秉持的觀點,于是我有一些問題也與我聯(lián)系了一些家長,尤其是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與感悟,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我從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沖突、困惑、焦慮等話題中走出來,我想這就離不開一些聳人聽聞的故事。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篇文章中,作者講述了自己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情景。當時他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有一天中午到了上學時間,兒子的作業(yè)沒有完成,他開始著急,后來他便帶著兒子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離家很遠,但賣菜的還是賣完了,他感到很不滿意,就問兒子,那你去了哪里呢?兒子想了想便跑去了菜市場,當時人群里正值放學時間,他便匆匆離開。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回到家后,他感到很不舒服,問兒子到底是因為什么,兒子低頭不語。他觀察了一會兒,發(fā)現(xiàn)兒子趴在桌子上,并沒有說話,但當時他只是從側(cè)面?zhèn)让婵吹搅藘鹤颖砬椤S谑撬銌杻鹤?剛才的哪位老師跟你反應(yīng)好了嗎?兒子這才道出了老師跟他反應(yīng)好的原因。
他覺得老師和他反應(yīng)好的同學可能是他平時太貪玩,聽他的話,所以才沒有讓他上課專心聽講的。他當時只是怕老師會不會說他而已。
回家后,兒子問他怎么不這么晚了,他苦笑了半天。原來老師說:你現(xiàn)在還不趕快把作業(yè)趕快做完,我們一會再看一會,會有什么其他的問題。他很認真地點了點頭。兒子的話像一塊寶石,一下子把老師感動到了。
后來,他從倒數(shù)第一名,慢慢升到年級第一名。他還時不時地去參加學校比賽,獲獎。在小學升入初中之前,他的成績都還算不錯。但到了初中,老師又說他總是跟倒數(shù)第一名說,讓他給班主任老師和家長說說說,把成績改一下。他媽媽也來安慰他,讓他不要太著急,因為這是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比成績重要。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這個時候他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安慰他,而是命令他馬上寫作業(yè)。
一直在尊重孩子的“自主權(quán)”,
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信任和支持,孩子在學校,心情會愉悅、自信,學習起來就會干勁十足。
孩子在家里,一個人能夠看電視,玩手機,這是自律,但是絕對不行。
孩子在學校是老虎,回到家里就是老虎,那么,讓孩子明白自己必須要好好學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在學校,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也需要一個人照顧他,需要關(guān)心他,所以,孩子才會跟父母產(chǎn)生矛盾,孩子也不愿意跟父母溝通,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當孩子跟父母溝通的時候,父母要有技巧。
1、要學會傾聽,不能打斷
每個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其實,孩子在外面,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父母不要過多的去評判孩子,不要一聽到孩子說的話就開始評判,孩子說的話,父母要認真的聽完,不要打斷孩子的表達。
如果孩子有一些說詞,還沒說完,父母就開始評判,這就是不尊重孩子。
在孩子跟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應(yīng)該傾聽,不要打斷孩子的表達,不要覺得孩子說的話太幼稚,不值得高興,更不能因為一些小事就給孩子扣上不懂事的帽子。
當然,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幫助孩子糾正說話的語氣,比如:
你可以這么說:
你剛才說,“我喜歡你剛才打我”。
這是恰當?shù)摹R驗樗磉_了你的意思是:“你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通過傾聽,我們可以知道孩子說的是什么。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認可。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到:“我被父母尊重了,我是被信任的。”
因為,當我們采用了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孩子才會愿意向我們敞開心扉,向我們展示他自己的想法。
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幫助孩子發(fā)展社交能力,促進他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