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已經沒有什么是不能共享的了。
從共享住宿到共享單車,從共享充電寶到共享睡眠倉,從共享雨傘再到共享籃球,從共享健身倉到共享停車位,甚至連共享馬扎都出現在北京的公交車站上,還有沈陽的共享寶馬一時間風頭無兩。
如雨后春筍般,仿佛和“共享”兩個字沾上邊,就存在改變世界的可能了。但是共享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世界嗎?
在2007年成立的Pornhub是真正的共享經濟鼻祖。這是一個免費的、由廣告支持的網站,除了專業色情內容,也提供業余色情內容。
Pornhub是色情內容網站
Pornhub的用戶可以免費觀看該網站上的視頻,也可以將自己手中色情視頻資源該網站上。快播跟它非常相似,用戶邊看邊上傳,最后達到內容共享的目的。
有內容的吸引力通過這種共享的模式,Pornhub在Alexa上排名最高排名曾達到30,如今每月擁有平均超過3.5億點擊和2000萬的獨立UV。
網站依賴于流量,提升流量出售廣告位是最主要的收益來源。在內容上實現用戶間的共享只是形式之一,流量提升和內容增加,從根本上說是網站與用戶各取所需。
但在線下,Airbnb帶動了閑置物品的共享,才是共享經濟最核心的思想,全球共享經濟的發展也是源于Airbnb。
Airbnb將共享理念帶到全世界
中國互聯網復制美國的模式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傳統,從早期的搜狐學習雅虎,百度學習雅虎和谷歌,淘寶和京東學習的亞馬遜,到滴滴學習的Uber。“共享經濟”這個舶來品然后通過舉一反三的包裝,衍生出各種類型的“共享”。
如果說滴滴們是燎原之火,那么ofo和摩拜單車就是火上澆油,共享充電寶把“共享經濟”推向了高潮。
但從性質上來說,現在所有的共享項目都不是共享,而是租賃。在汽車租賃的風口,友友租車的分時租賃是共享的嘗試,不同于現在的共享汽車,友友租車的個人車主可以出租自己閑置的汽車獲得一定的報酬,有共享的性質。但是爭議也很多,比如租賃者跑路、或者汽車受損賠償無門。
友友租車帶著一些共享的基因
2017年3月友友租車宣布倒閉,在共享經濟的浪潮下,這個消息甚至沒激起一絲浪花。但是在友友租車之外,其他多是純租賃的形式。
ofo在早期是將大學校園的廢舊單車回收處理之后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是廢置資源再利用。但是隨著擴張,也跟摩拜一樣向工廠采購自行車。采購單車,將之通過平臺租賃給用戶有償使用,這兒怎么看都跟以前花1塊錢進公共廁所、1個小時花3元錢使用網吧電腦毫無區別。
共享單車還對自行車產業鏈存在巨大的破壞力,自行車實體店陷入了關店潮,北京自行車和電動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北京市50%的自行車門店關停。
被扔到河里的共享單車
隨著政策落地,深圳、武漢、鄭州、南京等一二線城市先后禁止新增投放,共享單車和自行車制造企業的合作也踩下急剎車,那么問題來了:此前擴張的產能如何安置?配件成本、勞動力成本如何消化?傳統渠道坍塌,怎么建立新的渠道?
在城市治理上,共享單車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小覷。一線城市的道路資源緊缺,共享單車分享了大量的停車位資源和道路資源,隨意亂停放影響市容市貌。ofo和摩拜都在推行電子圍欄,收效甚微,根本原因還是國民素質達不到經濟形態的要求。
北京在9月7日宣布暫停新增共享單車,在北京的示范效應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跟進。截止今天,北京共有15家共享單車企業,總共投放了235萬輛單車。許多居民小區掛出“共享單車,禁止入內”的牌子,就是對共享單車泛濫感到焦慮的縮影。
而所謂的共享充電寶更是充電寶沒有銷路而誕生的怪物。來電科技的創始人袁炳松在2013年雙十一的時候囤貨移動電源6萬臺,想趁著移動電源的熱銷賺一筆,沒想到事與愿違,他最終只賣出了8000臺,“一天就虧了500萬。”在機緣巧合之下他決定轉做移動電源租賃。
除了來電科技,市場上還有云充吧、小電、街電、怪獸充電等玩家。
共享充電寶并不是剛需,只是一種應急需求,用戶可有太多的方式解決充電這個需求,共享充電寶并不是在用戶的使用場景中唯一的解決方案。
街電的充電柜
不論是機場、商場等公共場所,還是咖啡廳、餐廳、KTV等特定場景,商戶都有免費的充電插口提供。即使這些插口被占用,那么攜帶移動電源出門也已經非常方便。
根據小米官方的信息,小米的移動電源截至去年10月份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5500萬塊,平均每10秒就售出6塊。而且市場上還有許多移動電源廠家,最低價格甚至僅為10元。真正留給充電寶租賃的空間,會隨著自持用戶的增加而縮減。
但是在2017年3月底到4月初的10天里面,十幾家公司累計融資近3億元,包括騰訊和螞蟻金服等財大氣粗的資方相繼入局。到底是看好這個行業還是為用戶數據買單,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聚美CEO陳歐收購街電之后,把自己的招黑體質帶到整個行業,互黑成為了常態,這點倒是和共享單車非常相似。
變了味的“共享”,我們真的需要嗎?
地產大佬潘石屹曾經談過“共享經濟”泛濫的現象,“談共享一定要思考,什么是利用率比較低的,什么是金額比較大的,這些才有共享的價值。共享單車一邊說共享,一遍占用城市最寶貴的地表面資源,其他像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這類價值很低的商品都說共享,這都是概念被玩壞了。”
被破壞的共享單車橫在人行道上
共享健身倉沒有淋浴室,健身完還要回到家里才能洗澡;上海一家共享雨傘企業投放的第一批100把雨傘因為免押金、免付費而全部消失。此外,還有許多的ofo和摩拜,或許現在還沉睡在河底,或者身殘志堅地躺在某個地方。
其實包括Airbnb本身,也已經不是完全的共享基因了。
Airbnb最早選擇的房源基本都是個人房東拿單個的房間或床位出來做分享,后來Airbnb逐步發現,用戶住宿需求逐漸多樣化,比如家庭、情侶、團隊更傾向于選擇獨居的住所,他們開始增加獨居的房子和公寓,出現了大量的二房東。Airbnb上現在已經有75%住宿的場景,房東和租客不住在一起,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升高。
這一結果直接導致各種糾紛和違約事件的發生,比如房東的房源被毀壞、或者短租租客違約中途離開而拖欠房款。
他們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或者更多的問題。
公共廁所應該叫共享廁所
但是你們看收費的公共廁所,他們有帶來那么多問題嗎?如果我有一個共享廁所的計劃,會不會有人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