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調皮和貪玩怎么辦(調皮貪玩的孩子怎樣管)
孩子貪玩調皮,心思不在學習上怎么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817】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福建省的陳先生,其兒子今年上三年級,特別貪玩,特別不愛學習,總是想著玩,好像有多動癥一樣。
每天上學做作業總是像糊任務,上課也是愛開小差,一下課就看不見人影,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而且特別的調皮,總喜歡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在一起瘋。
陳先生總是忍不住地揍孩子。其實陳先生也知道孩子現在還小,而且中國的教育體制就是希望把孩子教成一個樣子:必須墨守成規,現在孩子回來寫字都得按照老師要求的那樣一板一眼,哪怕是哪個地方寫得不到位都算錯的,陳先生也覺得沒有必要,但是現在的大環境就是這樣,都是為了成績。
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不是不會,都是因為馬虎,粗心,書寫不認真或者考試講話扣分。
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分析建議: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玩,本是孩子的天性。不過,很多孩子玩得過分、玩得沉迷,這就有害而無益了,所以有句話叫“玩物喪志”。
很多父母正是因為擔心孩子玩物喪志而頭痛不已。有的父母干脆采取強制方法剝奪孩子玩的權利,但這同時也使孩子產生與父母的對立情緒。
因玩而受到父母教訓是每個孩子都曾體驗過的;因玩與孩子發生“戰爭”的爸爸媽媽也比比皆是。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我們父母似乎遠遠低估了孩子的智慧,所以總是成了最后的輸家。
有句話其實很形象,“不是敵軍太厲害,而是我軍太無能!”因此,長期以來,孩子貪玩便成了爸爸媽媽一塊難以醫治的心病。
因此,針對孩子貪玩的問題,我們為家長提供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學會合作,具體指導,良好措施
這里的合作,是指爸爸媽媽要學會跟孩子合作。爸爸媽媽要盡量安排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如共同干家務或一起做飯等,跟孩子親切、自然地在一起聊聊,比如聊今天學了什么了,老師講的什么內容讓他感到新鮮,等等。
爸爸媽媽在行為上更要跟孩子合作。譬如,有位父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為孩子制定了“三個保證”的學習規定,有效地制止了孩子貪玩。
①保證定時學習。要堅決按規定的時間學習,學習的時間“神圣不可侵犯”,盡量不讓家里的事情打擾孩子學習。
②保證專心學習。學習前要準備好全部學習用具,學習時要專注、認真地學習。
③保證積極學習。學習時態度要積極,講究效率和學習成果。
這樣合作很有效果,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愉快地進行學習。
二、與孩子一起制定制度
孩子貪玩而忘乎所以,主要是約束力不夠,制度的制定正是糾正的最佳方式。當然,制定這些制度時,需與孩子一起商量制度,因為最終執行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長,所以家長單方面的制定,并不會取得想要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叛逆。
制定中需明確好,什么時間做作業,什么時間可以是孩子的自由時間,什么時候睡覺等等,制度定出來后,要照著做,家長們要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督促檢查,不要一陣風,時冷時熱、時管時不管,那樣制度就不起作用了。
2、開始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一步一步來。只要孩子能做
到先做完一部分作業再看電視或看電視和玩的時間比以往減短了就算進步了,逐漸再提高要求。
3、做好總結。最好一星期進行一次總結,如果孩子表現得好,
星期天可以讓他看動畫片、或帶他去公園玩玩,也可以給孩子買點他喜歡的學習用品,作為一種獎勵。
左養右學教育總結11年經驗,導致孩子成長與學習的問題,基本上包含著這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孩子自身的原因,重要性占50%左右: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動力;是否有良好行為習慣;是否有沉迷于手機網絡;是否有自信心學習。
第二方面、家庭環境與家長的原因,重要性占30%左右:
家長的焦慮嘮叨情控制;家庭教育信念;家庭教育能力;親子溝通;家庭環境與衣食住行。
第三方面、學校師生同學關系,重要性占10%左右:
孩子與老師或同學發生矛盾時,也容易導致孩子成績下降,甚至不去學校的。
原因四、家長持續學習引導教育陪伴孩子成長,重要性占10%左右。誠邀您分享給更多的家長,讓家長與孩子少走彎路,積累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