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如何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三孩生育政策怎么落實?“雙減”背景下教育如何減負不減質?抑郁癥呈現低齡化趨勢,防治青少年抑郁癥,我們應該怎么辦?“15分鐘生活圈”打造過程中,“圈”內居民的健康服務如何保障?
2022年貴陽市兩會上,“養老”“三孩”“雙減”“青少年抑郁癥防治”等關注度較高的民生話題,同樣成為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兩會期間,多彩貴州網推出【貴陽兩會民生熱點】特別策劃,一起來聽聽代表委員熱議民生熱詞。
多彩貴州網訊 (本網記者 程曦 李易淋) “別把孩子的求救信號當成‘矯情’,當他們發出求救信號時,一定不能忽視?!?022年貴陽市兩會上,貴陽市政協委員、貴陽海之源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陳昌海呼吁,一定要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通過家校社聯動,共同防治青少年抑郁。
近年來,青少年因心理問題造成的極端事件時有發生,抑郁癥低齡化趨勢越發明顯。在對貴陽市2000個心理教育輔導案例的調查中,陳昌海發現,青少年抑郁情緒問題占了20%左右。
在對案例的分析中,陳昌海還發現,學業上的壓力、缺乏父母的關愛、早期經歷過精神創傷、家庭關系不和諧等都可能引起青少年抑郁癥。
“當孩子出現厭學、不上學或上學效率低下等問題時,家長不能一味的指責,反而應該引起重視,主動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标惒Uf,在眾多案例中,就是因為很多父母早期不重視,不干預,最終導致孩子抑郁癥變得嚴重。
作為家長,不要只是關心孩子學習好不好,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長期發展。在陳昌??磥?,如何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為十分迫切的社會課題,雖然一系列相關政策已落地,但教育資源的不充足、不均衡,學校、家長認識程度不夠等現實因素,仍使這條“守護之路”步履艱難。
政府層面,陳昌海建議,要加大對抑郁癥等心理健康問題的科普,引導公眾特別是有孩子的家長正確看待青春期抑郁,消除偏見與歧視。當家長了解到孩子得了抑郁癥,除了調整心態和教育模式,也切記不要諱疾忌醫,帶著孩子及早進行專業治療。
學校層面,要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尤其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通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并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要給予重點關注。
2021年起,貴陽開始大力推進“一圈兩場三改”這一民生工程的建設,陳昌海認為,在15分鐘生活圈的打造中,可以在社區建立心理教育指導中心,通過引入專業機構與兒童專家,組建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為轄區內有需求的青少年及其家人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釋惑、心理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