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囊中羞澀之時,傾盡所有,去幫助朋友,而且是一個認識不久的朋友,不要說古代,在我們身邊恐怕也鮮有其人。但是《儒林外史》中卻有好幾個這樣的人,馬二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馬二先生其人

馬二先生
馬二先生是一個讀書人。身長八尺,形容甚偉,熱衷于科舉,八股文,但科場不利,雖考過六七個第一,但始終是個秀才,未曾中舉,于是便和他所看重的官場無緣了。
古代讀書人,半生考不中的很多,因為半生只讀書參加科考,所以也沒有學會其他技能謀生。他們大多就去教幾個學生,艱難謀生,如周進;要么窮困潦倒,如范進;要么坑蒙拐騙,虛度人生,如權勿用。馬二先生不同,他做了一個選家,選歷年科考中的好文章,匯編成書,來維持生計,雖不寬裕,還過得去。
好友蘧公孫被訛
蘧公孫本是一名并不熱衷于科舉文章,覺得自己愛好的詩話才算得上“雅”的一枚文藝小青年。后來因為很多事情,他把做名士的心也看得淡了。回到嘉興后,他就想結交幾個熱衷于舉業(yè)的朋友談談舉業(yè),于是結交了馬二先生。馬二先生給他講了很多做文章的道理,讓他如夢初醒。
不巧,蘧公孫去修理墳墓期間,他攤上了一件事。
他家的丫鬟雙紅被仆人宦成拐去。蘧公孫知道了很生氣,告到了縣衙,縣衙出批文把他們拿了回來,兩口子被看守在差人家。但這差人卻是個心術不正之人,恐嚇敲詐完小兩口的銀子,又想出了壞主意,攛掇宦成訛詐蘧公孫。

枕箱風波
蘧公孫曾經把一個舊枕箱送給雙紅盛針線,不想這舊枕箱大有來歷。舊枕箱是一位王太爺送給蘧公孫的。而這位王太爺結交了寧王。寧王日夜想要殺了皇帝,皇帝就先把寧王殺了,又要殺這王太爺。王太爺聽說皇帝想要他這個箱子,不敢?guī)г谏磉叄徒唤o蘧公孫。現(xiàn)在這王太爺是個欽犯,箱子是欽臟。蘧公孫又結交欽犯,藏著欽臟,這都是殺頭充軍的罪。
丫鬟雙紅無意中把這件事告訴了宦成,又被差人聽到,于是差人靈機一動,何不借此事訛些銀子。他們想到了馬二先生。差人拿著訴訟呈子去找馬二先生,實施他們的計謀。
馬二先生解囊相救
馬二先生聽說朋友攤上這樣的事,嚇得面如土色,他家還有這樣的事?就說,蘧公孫現(xiàn)在去修理墳墓不在家,等他回來再說。差人說,我看那宦成今日就要去告官,趕緊好心攔了下來,給你通個信,好讓你早點想辦法。

馬二先生急了,不知該怎么辦。差人出主意說,“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你只需要拿些銀子,把這枕箱買回來不就完了?又說,最少要二三百兩銀子,還得我拿話去壓他,說“如果告到官府,這事對你沒有任何好處,還要你自己掏腰包陪著打官司”等等這樣的話,可能他才會同意。
馬二先生說,二三百兩銀子沒有,蘧公孫現(xiàn)在不在,就是在了,他現(xiàn)在也是家道中落,哪有這些銀子?差人說,那就只好任由他去告了,我也管不了了,好人也做不成了。
馬二先生說,那不行,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朋友出事,坐視不管呀,那就不是朋友了。于是把自己僅有的九十二兩銀子全部拿出來。差人一看奸計得逞,趕緊說,我回去再勸勸宦成,應該能成,拿了錢就走人了。就這樣,馬二先生用自己的全部家當替朋友解了一場災難。
蘧公孫回來以后知道了這件事。馬二說:“我用九十幾兩銀子買回了這個東西,幸好現(xiàn)在平安無事了。這銀子也是為了朋友,再不用你還的。趕緊把那枕箱燒了,再不要留著惹事。”
蘧公孫一聽,當即倒身,給朋友拜了四拜。又對妻子說:“這才是有義氣、有肝膽的朋友,我交了這樣的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馬二先生和婁家兄弟結交的權勿用,張鐵臂等出乖露丑的“名士”一對比,高下立現(xiàn)。馬二先生雖然熱衷文章舉業(yè),但這些并沒有扭曲他的人性,他善良、真誠、急朋友之所急、和朋友肝膽相照、為朋友兩肋插刀、真性情、講義氣,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最光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