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新冠疫情讓全縣中小學線下教育教學工作按下暫停鍵,“停課不停學”再一次拉開了帷幕……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看到鏡頭中孩子們身著整潔的校服,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那一張張小臉上充滿對知識的渴求時,我是欣慰的——孩子們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是這個特殊時期的一劑強心針。但與此同時,一周以來的線上教學也引發(fā)了我的一些觸動和思考。

陜西省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咸陽市長武縣恒大小學高級教師曹亞妮
小行為成就大事業(yè),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更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為了能讓孩子們更好地健康成長,我認為線上教學更應重視孩子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注重儀容儀表,切忌“隨心所欲”
良好的形象和儀態(tài)不僅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網(wǎng)課學習當中有的孩子穿戴整潔,坐姿優(yōu)雅,可還有的學生對自己要求不夠,蓬頭垢面,甚至躲在被窩里面聽課,或許你會認為都是一樣的接受知識,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你們學習吸納科學文化知識,更是要把你們培養(yǎng)成一個個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yōu)雅生活者。打扮整潔干凈、儀容姿態(tài)得體不僅是講究衛(wèi)生的需要,更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正是你對老師無言的一種宣告——你準備好了面對這充實的一天,你有飽滿的激情去挑戰(zhàn)學習上的困難,你有信心去突破昨天的自己。所以,在網(wǎng)課學習當中更應該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一舉一動,給老師一種態(tài)度,給自己一份自信。

加強自律意識,切忌“放飛自我”
網(wǎng)課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像在學校一樣時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這就對學生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律意識強的孩子線上線下學習效果差不了多少,雖然隔屏相傳,但他們依然能夠積極參與課堂的研討交流,主動回答問題,按時完成作業(yè),充分利于課余時間充實自我。但個別的孩子自控能力差,隨意進出課堂,甚至在沒有父母監(jiān)督的情況下就沉溺于網(wǎng)絡世界,迷失自我,把學習丟在一邊,互聯(lián)網(wǎng)是把“雙刃劍”,對于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種不利影響,還嚴重傷害著孩子們的視力正常發(fā)展。所以,在網(wǎng)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合理安排作息,規(guī)律生活,踏實學習,在停課不停學的過程中真正有所獲,有所得。
強化時間管理,切忌“無所事事”
居家的日子,時間安排對每一個人來說都相對寬松一些,學生們也有了相較學校更多的課余時間,有的孩子就能很好地抓住這個機會,充分發(fā)展自我。哈佛大學就有這樣一個著名的理論:一個人的差別是由他的業(yè)余時間決定的。所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宅家時光中,我們更不能放松自己,浪費大好時光,在這么寶貴的時間里,干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可以深入鉆研每天學習中困難的部分,試著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也可以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多讀書,讀好書,開闊自己的眼界,還可以培養(yǎng)一些更多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更加豐盈、完美。

堅持體育鍛煉,切忌“懶于運動”
個別學生在家懶于運動,不注意體育鍛煉,整天待在房間,除了讀書學習很少活動,長此以往會導致視力下降,體重上升等現(xiàn)狀發(fā)生。所以,在這段宅家的日子里,學校和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每天在室內(nèi)做做廣播操,跳跳舞,活動活動筋骨,堅持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引導多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回歸自然,動手實踐,深入思考,科學高效的學習,健康快樂的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強健的中國少年。
參與家務勞動,切忌“游手好閑”
懂家規(guī)、知家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懂禮貌、知感恩,更是每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良好品格。平常,孩子們與父母家人相處時間有限,這段日子居家開展線上教學,親子關系相對密切,孩子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了解父母、體諒家長,感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從而心懷感恩,知恩圖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替父母分擔,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學校和老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哪怕幫爸爸、媽媽打一盆洗腳水, 擦一擦桌子、拖一拖地,整理一下房間,這些小事情都是一種感恩的行動,對自己的健康成長也十分有利。
編輯:關中小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