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教育過程中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F在我們經常會因為怎么教孩子而產生爭議,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順暢的相處和溝通,更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孩子也不快樂!于是各種渠道去尋找有效的方法,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反思。通過反思總結以下幾點:
1、小的時侯過于的保護和溺愛,直接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差,不夠獨立。我們就是放不開孩子,總想給孩子更多的愛。衣食住行,事事包辦,心里認為長大了自然會好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無知。孩子最后總是要獨立的,放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和鼓勵。溺愛不是愛,你放不開他,他以后也離不開你。
2、過多的說教和控制,對孩子缺乏耐心,造成孩子不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我們從小總是教孩子應該這么做、那么做,干預的太多,卻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當結果沒有按照我們預想的出現,我們對孩子更多的是指責和批評。我們應該學會包容和理解,抓大放小,讓孩子敢于試錯,培養孩子不怕失敗,勇于承擔的性格。
3、我們自己沒有以身作則,沒有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其實有些事我們自己也沒有做好。沒有起到表率的作用,又該拿什么去教育我們的孩子呢?
現在發現孩子的問題基本都是由我們家長造成的,教育的觀念、教育的方法和家庭的環境都非常重要,要想改變孩子,我們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向老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孩子學習,從說話方式到行為習慣,從表情態度到思想觀念,從現在做起,任重道遠,希望我們一路向前、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