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育中,“德”的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學會做人”是不少學校喊出的響亮的口號。其實,在家庭教育中,“德”的教育顯得更為重要。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哪些是“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呢?小編認為,下面四個方面的傳統美德教育應該是家庭教育“德”的主題:
傳統家庭美德教育是家庭教育“德”教育的主題。中華數千年的歷史,一代一代凝聚積淀了豐厚的家庭美德的精華,是值得我們承繼并發揚光大的。具體來說,可以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仁愛孝悌教育?!叭省奔磹廴耍^“仁者愛人”,這既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也是家庭教育“德”教育的核心內容。“仁”在家庭中,就是明孝悌。孝悌是實現“仁”的根本條件?!?span id="vvjhvh3"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3842190">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坝诖擞醒桑?span id="vvjhvh3"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6858799">入則孝,出則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形成了一種濃烈的家庭親情,這對家庭關系的穩定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什么是不孝?孟子有過解答:“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因此,作為家長,首先就應當把這“孝悌”的基本理念傳遞給孩子。
2.謙和有禮教育?!爸t”,敬也。是根植于內心的恭順謹慎。古有“謙受益、滿招損”?!昂汀?,和諧,團結?!凹液腿f事興。”“禮”即行為規范?!岸Y”集中體現的就是在榮譽利益面前謙讓不爭,在人際關系中互相尊重。中國是一個“禮”的國度,被稱之為禮儀之邦。好禮、有禮、重禮是每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荀子有言:“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薄爸t”、“和”、“禮”都是家長需要孩子具備的美好情操。
3.誠信感恩教育?!罢\”即真實無妄,誠于己,誠于自己的本性。“誠”表現在為人誠實,待人誠懇,對事業忠誠。“信”,誠也。就是守信用、講信義、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誠”與“信”組合,顯示出一個人內外兼修的君子品格與風范。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品質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古有“曾子殺豬”、“蔡璘送還亡友財”、“居善藥宋清焚債券”……每一個故事都是典范。感恩就是要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家長要告訴孩子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要孩子學會感恩,就要告訴孩子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4.尊師敬長教育。“師”是傳道、授業、解惑之人,是值得最為尊敬的人?!疤斓鼐H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事師之猶事父也”,可見“師”的地位。敬長,這里的“長”,更多的是指近親血脈的長輩,晚輩尊敬長輩自古便該如此,晚輩不得沖撞長輩不得與長輩頂嘴,“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即是此理。敬長要做到長幼次序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