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僅關系著孩子的衣食住行,還影響孩子的形成養成,都說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展示,如果孩子有不好的性格展現,媽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的脾氣吧!
生孩子本來就是不簡單的事情了,但是怎么把孩子教好卻更加的復雜。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甚至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性格。這是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尤其是對他信任的,而且長時間在他身邊的媽媽有很強的模仿性。
所以通常媽媽什么樣的脾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養成不好的性格,對孩子的行為處事都不利,所以媽媽們應該在孩子面前避免表現出怎樣的性格才是對孩子更好呢?
一、愛發脾氣的媽媽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耐心”是非常重要。但是有些媽媽會因為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煩心事,當著孩子的面大發雷霆。在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恐懼心理,不敢向媽媽吐露心事,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媽媽覺得自己心情很糟,想發脾氣的時候,不如靜下心來,與孩子一起玩玩游戲,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二、喜歡攀比的媽媽
在親戚朋友面前,有些媽媽總是喜歡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是說自己孩子不好,就是表揚別的孩子好。長期受到媽媽貶低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衍生出自卑等情緒。
在當代社會,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質,而自卑卻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媽媽不妨多夸夸自家的孩子,或是給他一些能讓他產生成就感的玩具,也有助于孩子自信的建立。
三、窺探隱私的媽媽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媽媽出于關心的目的,卻干出了去多侵犯孩子隱私的事情,比如偷看孩子日記。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明顯的。一旦被孩子發現,他就會對媽媽產生不信任感,甚至在內心筑起一道墻,將自己封閉起來。
其實媽媽們擔心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應該從正面的方式入手,比如說從小與孩子多溝通,多互動,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自然會與媽媽分享自己的見聞,甚至是心中的秘密了。
四、用孝順綁架孩子的媽媽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國內很多媽媽喜歡用“孝順”綁架孩子。一旦孩子不聽從媽媽的意見,就是不孝順。這樣的行為,很容易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俗話說母慈子孝,這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二者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影響的,而不是每天口頭的強迫。媽媽用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讓孩子體會到自然有所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