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代在變,教育在變
時代在變,學習的觀念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我們這一代人的子女教育,變得和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有所不同。孩子們所要學習的內容之多,所涉獵的范圍之廣,所考察的難度之深,這些都是以往的學校教育所沒有經歷過的。
一味地死記硬背,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我們的社會,需要更為靈活的頭腦。也正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變得更加重要。
2.《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
日本的教育模式,和中國,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相比較于西方開放式的教育,我們和日本教育的共同點,就是都很關注各個學科的基本功。
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眾多的問題也顯露出一些不好的端倪。我們的孩子都太執著于成績,而忽視了對于自身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隨著中國雙減教育政策的落地,日本也緊跟時代,在這兩年調整了教育方向。從考題反推現在的教育重點,我們看到,從宏觀的國家政策上,我們也在越來越關注對于孩子“自身能力”的培養。
這才是教育的終極意義,紙上談兵,到底是不能解決問題。
日本的一位教育機構的領導人,石田淳,他是日本研究行為科學管理的第一人。身為美國行為分析學會的會員,他十分擅長把教育領域中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研究相結合,并尋找合適的方法,來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這本書,就是石田淳的研究成果。他針對當下學生學習的現狀,極力主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這一能力的培養,最初也離不開家庭教育。
3.五個要點,幫助孩子實現自主學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責任幫助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石田淳在《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一書中,為讀者提供了47種實用的自主學習魔法。在此處感到迷茫的家長,完全可以找來讀讀這本書,相信一定會有不少的啟發。
我把這些魔法分類,石田淳在《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一書中,其實主要說了這么幾個方面的事兒。
1. 學習是需要培養興趣的。這個過程,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啟蒙。陪伴孩子讀書、學習,也非常重要。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學著放下比較的心態,真正地認可孩子的進步。
2.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干凈、整潔,有一個專屬于孩子的學習環境,這是保障孩子專注學習的重要外部條件。我們家長盡可以把孩子的書桌放在客廳,一切的家庭安排,也應盡量配合孩子的學習。在有空的時候,家長也完全可以拿起一本書來讀。種種努力,都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 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懂得規劃的人生,總是不會有太多的悔恨。越早擁有規劃的意識,孩子將會越早地實現自主學習。幫助孩子拆解大目標,攻克小目標,記錄成果,及時反饋以增強自信心。定期預習復習,把握學習的規律。種種有關學習的細節問題,石田淳在《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一書中,都有詳細的闡述。
4. 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在適當的時候放手。家長陪伴孩子學習的目的,不是要變成一個監工,而應該是一個伙伴,在必要的時候出現。一旦孩子擁有了內驅力,喜歡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多多嘗試,作為家長,就要懂得適時地退出。只有學會放手,孩子們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5. 關注成績,更關注品質。當今的時代,不僅僅需要學習優秀的人,更需要具有自律精神,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孩子們將要面臨的挑戰,決不是我們當下的人所能想象的。也正因此,我們才更要關注孩子各方面品質的均衡發展。
總之,教育是一件長久的事。家長把孩子引上路,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就需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清楚,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這個觀點,非常重要。我們要多多提醒自己,不要越俎代庖。孩子們終究要走向自己的路,那是我們所有人都渴望著的未來。一起努力吧,從小事做起,焦慮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