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錢行為的背后隱藏著什么?
我的困惑:孩子有幾次偷拿我的錢(我們給了他正常的零花錢)我們溝通了幾次,告訴他有正當的需要可以問大人要。我不知道他的信念體系是什么,行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請老師指點
三點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首先,家長不能定性為偷,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孩子不經同意拿父母的錢這件事,我不贊成叫做偷,因為這是成人思維,孩子的偏差行為不能用成人世界的道德標準去隨意評價。
其次,家長要去思考孩子為什么會背著我們去拿錢。我的判斷是,家長對孩子的行為過多的否定和控制,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罪惡感,不敢在家長面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三,孩子內心有著巨大的匱乏感。一種從來不被認可的匱乏感,孩子強烈地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接納,但我們家長就是不給予。有這種匱乏感的孩子一旦有某種欲望,就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每個孩子都會有一些欲望,其實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但這些欲望在孩子看來是不可能得到父母的接納的,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怎么辦,他只能選擇不告訴父母,自己想辦法解決。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孩子就可能偷偷拿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買游戲。
你能否拿出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案?
解決方案:
首先,不要上綱上線,把這個事當成一個普通的事件來對待。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給予他罪惡感。我們過去都認為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很不道德,才可能讓他停止。但這完全是錯誤的。
第二,去探索孩子這個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這個心理需求其實就是一種沒被認可的匱乏感,可以和孩子說,孩子,你的這個行為讓爸爸有些擔憂,但爸爸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你愿意和爸爸說說嗎?孩子一定會說,我和你說了有什么用,你一定會批評我的。這個時候就是家長做出改變的機會。
第三,告訴孩子,過去爸爸對你過于嚴格和控制,導致你很多事情不愿意和爸爸說,才會出現現在的行為,所以,你的這種行為不是你的錯。從今天開始,我希望你有什么想法都給爸爸說,當然,不是所有的想法爸爸一定會同意,但爸爸一定會尊重你的想法。
消除匱乏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總結一下,其實孩子的偏差行為就是他解決自身匱乏感的解決方案,就像我之前說的,打游戲就是解決孩子安全感缺失的方案一樣。我們家長不是去指責他的解決方案如何如何不好,因為那對于孩子來說是唯一選擇。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解決方案去替代孩子的解決方案。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后的情感需求,通過我們的改變慢慢消除孩子內心的匱乏感 ,孩子的行為就會慢慢地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