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聽話脾氣大怎么辦(孩子叛逆期不愛說話,又不聽話怎么辦)
養育孩子是一件費力又費心的事情,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經常說等孩子長大了我就不用管了,可實際上呢,小時候爸爸媽媽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和,等孩子稍微大一點了又操心他們的上學和青春期問題。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原想等孩子成年了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應該就不用操心了吧,孩子的成家問題成了父母的心病。

成家以后按說就不用管了,孩子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往往這時候父母就淪為了孩子的"保姆""看娃神器"。
一句話沒有說錯,不管孩子有多大永遠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父母都會為孩子操心。每次我媽媽去外婆家的時候外婆總是會拿出好吃的給我們,吃完飯我說要洗碗她總會以弄臟我的衣服為由拒絕。
父母對子女的愛總是那么無私,他們從不要求孩子能有回報,只要孩子過得好就行。
但是,在養兒育女問題上家長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孩子的叛逆期不僅讓家長心力交瘁,還可能是一個家庭面臨破裂的局面。
經歷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表現為:愛跟父母唱反調,家長不讓干啥就偏要干,還總是覺得父母嘮叨。

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起伏較大,愛亂發脾氣,喜歡玩游戲,不喜歡學習等等。
而家長對于孩子的這些舉動,有時候會無可奈何,對孩子講道理講不通,,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就是不聽父母的。
對于孩子的叛逆期,父母要學會了解什么是叛逆期

叛逆期不僅僅是我們想的那么簡單,它屬于孩子的一個心理轉變期,這個時期由于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的增強,會通過一些行為像父母證明自己。
而孩子的這些行為在父母看來就是跟平常截然相反的行為,他們會認為這是孩子叛逆了、不聽自己的話了。
孩子在成年以前會經過3個叛逆期
1.2-4歲
小蒙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寶寶,家里親戚和朋友見了以后都說很可愛,平時也非常乖巧,如果想睡覺了只要自己輕輕哄一下就睡著了也不哭鬧。
小蒙經常以自己能擁有這么一個天使寶寶而感到自豪,還時常對那些飽受孩子折磨的媽媽表示同情。

沒想到最近自己竟經歷了以前沒有的事。現在寶寶不好好吃飯,每次吃飯都要自己追著喂飯。往往一場飯局下來得花費半個小時以上。
小蒙還在想說"不是孩子8.9歲才會叛逆嗎?怎么我家這位還提前了呢"!
這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由于之前年齡太小一些活動都由父母掌控。到了2歲的時候孩子覺醒了自主意識。
這個時期的寶寶通常會表現為沒有以前聽話,讓吃飯不好好吃飯非要去干別的事,嘴里時常說著"我不"。
經常亂發脾氣還愛扔東西,你說了她一句他就愈演愈烈,還會用大哭來抵制父母對自己的管控。
2.6-8歲
就在前不久,杭州李先生早上睡醒發現孩子不見了給家里親戚朋友和孩子同學都打了電話,最后沒找到趕緊就去派出所報警。
民警隨后查看李先生家附近的監控,發現小孩背了一個書包,手上拿著一個黑色袋子獨自出門。

經過3個小時的追蹤,最后在離家1千米的奶奶家樓下發現了孩子,警察打開孩子背包發現里面裝有零食和幾件衣服。
隨后民警詢問小朋友為什么要離家出走,孩子回答到:"爸爸媽媽一直管著我,逼我寫作業,我不想寫就離家出走"。
這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有了自我行動的能力,有些事情孩子可以在家人的輔助下或者自己獨立完成。
他們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會在家長的話中找漏洞并反駁家長。他們對抗家長最常見的就是離家出走。
3.10-16歲
這是孩子的第三個叛逆期,我們一般將它稱作"青春期",大多數孩子基本上在16歲青春期就結束了,有的孩子可能會持續到18歲,甚至20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受到學習上的壓力和交友交際方面的影響,會表現的比較強烈。厭學、逃課、打架、與父母頂嘴是青春期孩子的標志性特點。
"說了你也不懂
不用管
好煩啊,能不能不說了"
這些話成為了這個時期孩子面對父母管教的尖銳武器,往往會戳傷家長愛護孩子的那顆心,會不想管束孩子,最后只能自暴自棄走上歧途。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
1. 壞行為及時制止

逛街的時候在一家甜品店門口看見一個大概5.6歲的小男孩鬧著不走想買吃的,媽媽說了家里有可以回去吃,
那孩子不依,媽媽最后也沒辦法只能硬拉走孩子。孩子立即給了反擊——對媽媽拳打腳踢。
旁邊的爸爸看不過去了直接把孩子拉到一旁沒人處讓面壁思過進行教育。
當孩子出現一些不恰當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的制止孩子,小的習慣長大了會養成壞毛病,到那時家長想管教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2. 不要較真
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叛逆行為是孩子表達自己可以脫離父母獨立、反抗父母管束的一些表現。
在孩子小時候經常是家長說什么就是什么,即使孩子心里不服也迫于大人的壓力下臣服,但是他們心里并不認輸。

等到了一定年齡后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獨立了就會通過一些行為證明自己,她不會學習學累了還要聽父母的,可能會選擇打會游戲或者周末出去玩放松放松。
而這時候不相信孩子有可以自理的能力,總擔心孩子出事情。父母越管制孩子,孩子就越想逃脫。在孩子青春期父母更加嚴格的管束就更會激起孩子放飛自我的內心。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好好吃飯、愛扔東西、厭學、打架、和父母頂嘴這些行為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避免,
對于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應該考慮的是孩子為什么這么做,檢討一下自己,適當的教育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成就一個美好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