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以書面契約方式跟孩子進行約定,稍微麻煩了一點,但是對孩子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確實會有幫助,而且也會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是事半功倍的好事。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劉稱蓮
我們經常會聽到看到這樣的情景,讓孩子關掉視頻認真寫作業,孩子就問為什么爸爸可以看視頻? 讓孩子把自己凌亂的鞋擺整齊,孩子就說:為什么媽媽不把自己的鞋擺整齊。那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呢?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案例。就是通過書面的契約方式來進行約定家庭的規則。
契約方式可以是一個家庭守則,是大家一起來寫出來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行為規范,監督最好是讓孩子來負責。
如可以根據情況這么制定:1.進門后鞋子要擺整齊,違反者一次罰款5元;2.吃完飯后要收拾碗筷,不收拾這一次罰款2元;3.對別人有意見要好好說話,大聲發脾氣著,違反打掃屋子一次的。就是實際需要提升哪方面的 習慣就制定哪方面的內容。
契約寫完之后,讓孩子作為執行人來進行執行,最好每個周再進行一次總結,看看每個人的違規次數和落實情況,按照規定進行獎罰。
一方面在制定這個契約時,家長一定要做好示范做好榜樣,因為我們常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教師,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教育。
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起來了,可以逐漸地拓展到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慢慢的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這樣做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