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問我的孩子都三四歲了,還沒有語言,想訓練又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作為一個老師,我把我的一點經驗寫出來,孤獨癥兒童的言語訓練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而且需要循序漸進,逐步發展,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下如何對孤獨癥兒童進行言語訓練。

1.氣息是說話的基礎
所以,訓練無語言兒童要先從氣息入手。但是,也并不是每個無語言的孩子都需要氣息訓練。主要是觀察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平時的發音(包括無意義的)洪亮,底氣很足,就不需要,可以跳過最簡單的氣息訓練。氣息訓練的方法,“小樂”有一些總結。跳躍、爬樓梯等運動。深呼吸的練習。壓胸推腹練習。吹蠟燭、吹口琴、吹泡泡、吹紙條、吹氣球等吹龍
2.唇舌齒的運動練習
氣息達到能嘴不碰口琴吹出聲音時,就可以開始單音練習了。單音練習要先從唇齒舌的運動練習開始。可以先從舌的控制入手。包括舌外伸、舌繞唇、快速吞吐舌、彈響舌等。主要以食物為誘導,引發兒童的自我控制運動。舌尖音、舌中音、舌后音,可以將海苔貼在兒童的上頜上某一部位,引導兒童的舌部相應部位運動。唇部運動比較簡單,主要是唇部放松、唇撮起、唇撅起、抿唇、咧唇等。由于唇部在口外,可以手部輔助。齒的運動,叩齒、左右移動下頜。

3.單音練習兒童對唇齒舌的運動比較能控制之后,單音練習就比較容易了
有的兒童不能運用聲帶,聲音是虛的,需要讓兒童觸摸,幫助發音。兒童感冒咳嗽時,可以用介入法進行引導。
4.聲調練習
5.詞的練習
6.主動語言的培養
a:應該是要張大嘴巴,舌頭自然放松,貼在嘴底部,從口腔發出的音
u:應該是嘴唇撮起,口型略圓,舌頭自然放松,氣息從口腔呼出。有的孩子會錯誤的用鼻腔呼氣,教師可以捏住鼻子。
i:應該是嘴唇裂開,牙齒略咬,舌頭自然放松,發出的音。有的孩子嘴唇不能很好的裂開,有的孩子牙齒不能咬合,都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可以試著讓孩子練習叩齒,幫助孩子學習牙齒的咬合與嘴唇的裂開。上面的三個音是基本的韻母音,主要是口型的變化。涉及的主要肌肉是唇部的長大,撮起與裂開。
b:唇部合起又自然放松,氣息從口腔爆破發出的音。但是發音時不送氣。也即只是用口腔里的氣息爆破發音。

p:唇部撮起,氣息從口腔爆破發出的音,發音的同時氣息吹出。也即需要有胸腔里的氣息爆破發音。上面的兩個基本的聲母音。主要涉及的是氣息的控制。
n:舌頭前部翹起貼在上頜前面,氣息從鼻腔出,然后舌頭放松,氣息從口腔出,發出的音。——奶奶
y:爺爺,阿姨等里面都有y的音。舌頭后部翹起貼在上頜后面,氣息自然發出,大部分是從鼻腔,小部分從口腔發出的音。上面的兩個聲母音,涉及到的主要是舌位的變化。這時候就需要用海苔貼在上頜相應部位幫助孩子舌部對應部位肌肉的發展。將海苔放在自己的食指上送進孩子口中,壓在孩子的上頜前部(后部),然后拿出手。孩子會自然的翹起舌部對應部位用力去舔海苔,這樣來發展孩子的舌部肌肉。上面的這些音是循序漸進的,應該先練習前面的。舌部按發音部位分為舌根、舌面、舌尖g、k、h都屬于舌根音,但g、k是塞音,h是擦音。
g:舌根前部用力頂住上腭,同時肺部用力壓出氣息,造成氣流的阻塞,形成一定的氣壓,然后突然放松,發出的聲音。
k:舌根前部輕輕抵住上腭,肺部稍微用力,然后放松發出聲音。

h:舌部放松,嘴部張大,從肺中自然呼出氣息。
g與k很相似,有稍微的區別,g是濁輔音,k是清輔音。還有其它的區別需要仔細的體會。h相對比較容易,但有的兒童舌面舌尖部總是翹起,這就需要用壓舌板輔助。哥哥發為多多,主要還是舌根音發為了舌尖音。
我們都知道語音發展是語言的前提,任何兒童要獲得有聲語言,首先要做的都是發音訓練,孤獨癥兒童由于個體差異性較大,所以表現出的語言損失程度也有較大差異,有些孤獨癥兒童有理解能力,而且模仿能力也較強,可以正確模仿發音的口型,但卻發不出聲音,而有些孩子卻不但有模仿口型的能力而且有氣流呼出,但是他們說出的是輕音,明顯的是存在氣息較弱的問題,有些孤獨癥兒童下顎肌肉過于僵硬,不能自如張合嘴巴,不能自如的伸舌、彈舌,甚至撅嘴都是在輔助下完成。這樣的兒童無疑是需要發音訓練的,而且這樣個體的兒童發音甚至語言的訓練過程都是緩慢的,而且在訓練過程中很容易使孤獨癥兒童產生刻板行為,如做口舌操時“嚼舌”后在以后做發音訓練時往往許多音他們首先都會咬舌頭,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加以強調和糾正。那么我們就先來看一看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孤獨癥兒童的發音障礙,這樣有助于家長和老師更直觀更清楚的了解孩子具體的損傷程度和情況。(圖片均來自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