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著前面說,孩子在初一寒假情況越來越糟[快哭了]過年家里來了親戚都不愿坐在一起吃飯,那個時候眼神里盡是冷漠,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感覺了(實際上是因為防御機制把個體無法接受的情緒,沖突,創傷,想法,記憶,壓抑到潛意識當中,去避免當下痛苦)

我們只好寄希望于下學期,初二下剛開學那一兩個月狀況就不如上學期好了,在期中之后已經不能連續上學,一開始是請半天假,后來是一天,兩天,三天??最后到期末時有了軀體癥狀,走到校門口時會手心出汗,呼吸急促,惡心嘔吐,隨后我們帶他到省人民醫院的精神衛生中心檢查,結果是中度抑郁焦慮,醫生開了一些藥,孩子很抗拒,他說自己沒有病,因為我們開的是中藥,所以他還是勉強吃了一段時間(在這里要說一下,我們從沒給孩子吃過西藥,我朋友的孩子吃西藥反應很大,也有副作用,停藥困難,所以這一點我們十分慎重,我也從沒聽說過完全靠吃藥康復的病例),藥物治療的同時我們還找到了一個心理醫生,記得當時是¥600一個小時,費用太高,我們買了10個小時想看看效果,心理咨詢真的是要持續不間斷的做才會有效果,因為費用太高同時孩子不太配合,我們沒有堅持一直做,所以效果不太明顯,只是當時有所緩解!
到這個時候全家狀況都不好了,我們都很焦慮,我考慮的是孩子不能正常上學后與學校脫軌,社會功能退化,爸爸考慮的是孩子成績能不能保持住,而孩子每天都在想自己該怎么辦,因為在家里也要看我們的臉色,不會好過(其實在這個時候孩子最無助,家人應該給予理解,我們當時做得不好),就在他接二連三的不去上學后家里的戰爭爆發了,有天晚上爸爸質問孩子:到底想怎么樣?不上學以后就無路可走,男子漢應該堅強一點,這點困難算什么?(其實當孩子焦慮抑郁的時候,這些話最不能說,因為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孩子聽到這些話后委屈得哭了,無處發泄,在墻上寫滿了英文歌詞,內容都是消極郁悶的,爸爸看到更生氣了,給了他一巴掌,據孩子后來說他當時真的不想活了,只是還存有一點點理智,我現在想想都后怕[泣不成聲]

自從那晚矛盾升級之后父子的關系降到了冰點,家里的狀態只有我一人維持,我晚上也睡不好覺,在他難過的時候會陪他聊到很晚,我身體開始吃不消,只好辭掉了工作,這樣讓孩子有了一點安全感,在郁悶的時候也有一個傾訴的對象,因為那個時候他身邊沒有一個朋友,我也發現他開始聽一些陰暗的音樂,看一些悲傷的電影,著裝上從頭到腳都是黑色,心理醫生說那是他當時心境的表現。

為了尋求最后一絲希望,我們想辦法聯系到了一個心理咨詢中心,孩子可以住在里面接受專業幫助,但是他住了兩周就回來了,說不想繼續,不習慣,我們沒有強迫他,從那邊回來后他的作息和狀態有了點好轉,我們一開始還挺開心的,但是沒過多久又回到原狀。
初二一開學我們已經做了休學的準備,也是在經過一些努力之后無奈的選擇,開學時我們讓孩子再去試幾天,不行就算了,結果還是和之前一樣,根本進不了教室,我們只好在醫院開了證明辦了休學,這個時候爸爸已經崩潰了,孩子躺平了,我在持續煎熬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往往表現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透過現象看本質,才發現問題沒有想得那么簡單,聽過一句話:如果一個家庭孩子出現問題,那么他才是全家問題最小的一個,我現在非常認同這句話!

孩子休學后雖然軀體癥狀不嚴重,但還是日夜顛倒,精神不振,那一年我們全家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每個人心里都在煎熬,但是我還是想了一些辦法,讓他待在家的這一年過得沒有那么空虛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