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高三”帶多年畢業班,發現這么一個奇怪的現象,到了高三寒假,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很多學生都報高價輔導班,以前不上輔導班的學生和家長,這個時候也會選擇輔導班,一般而言,上一周左右的時間,花費三四千元甚至更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高三上輔導班,還有用嗎?“贏在高三”老師來幫你分析一下。
一、高三寒假輔導班火爆的原因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寒假是一個難得的調整期,學生經過幾個月的一輪復習,再加上周末基本上無法休息,這個時候已經非常疲憊了,按說在這個假期,應該給學生一個調整期,但是家長為何選擇給學生報輔導班呢?
首先,這是高中最后一個“長假期”,家長和學生都格外重視!高一、高二假期,很多家長沒有緊迫感,孩子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也不強求。但是,到了高三,尤其是一輪復習接近尾聲,家長和孩子們都開始“慌了”,感覺知識越學,不會的越多;題目越做,錯的越多。考慮到這是高三最后一個長假期,家長和孩子都不敢怠慢,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也豁出去了,為了孩子,花些錢又有什么?
其次,這是“從眾心理”的作祟!一群人去劇場看戲,當第一排的觀眾起身看戲,第二排的觀眾就會被迫站起來看戲,然后是第三排、第四排,直到所有觀眾都站了起來;如果第一排的觀眾站到座位上,后面的觀眾也會被迫站在座位上。座位,本來是讓觀眾舒服地坐著看戲的,結果觀眾最后都被“綁架”著站了起來,這就是“劇場效應”,也叫從眾心理。
學生上輔導班,就會受這樣的心理影響,尤其是對于焦慮的家長來說,看到別的孩子都上輔導班,她是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在家“浪費”哪怕是一分鐘的時間的。
最后,這和輔導班的宣傳有關!寒假放假一個月前,各種輔導班的廣告就開始滿天飛,各種吹噓、虛張聲勢和制造緊張氛圍,有的輔導班甚至專門出版了小報,定期送到學生手里,讓學生和家長逐漸受到影響,最后報輔導班,成了理所當然的選擇。
二、高三學生上寒假班,有用嗎?
既然輔導班這么火爆,那么這些輔導班,真得像他們宣傳的那樣神奇嗎?學生報考輔導班,真得有用嗎?
“贏在高三”老師認為, 學生在高三寒假還要報輔導班,多半是“廢了”,不僅沒用, 還有可能起反作用!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看,報班的學生,多數都是學校沒有自主性和自覺性的學生, 前者不會自學,后者不想學習,高三都上了一半了,如果連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都還沒有,你覺著他考大學,還有多大希望?把孩子拴在輔導班里把時間耗盡,能對學生成績有幫助?
其次,輔導班的老師,資質如何?不排除優秀重點中學的老師,偷偷去輔導班上課,但是在當今這種形式下,絕大多數老師,不會去這么冒險,因為一旦被發現或者被舉報,老師的晉級、評優都受影響,更重要的是職業留下了誤點,所以真正優秀的老師,不會去輔導班上課,而且對于這些優秀教師,光親戚朋友請他幫忙的, 都忙不過來,還會傻到去輔導班冒險?所以,輔導班的師資,很難比得上學校里的老師。
即便是這些老師很優秀,指望短短幾節課,讓你脫胎換骨,這無異于天方夜譚,如果他有這個本事,他還會去輔導班上課?如果你有這個本事,還會在高三去上輔導班?
最后,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到了年末,每一個人都有松懈的感覺,學生也不例外,經過高三上學期高強度的訓練,這個時候孩子的身心已經非常疲憊了,希望通過這個短暫的假期,進行調整,為何說是短暫的假期呢?因為多數學校放假不會超過10天,多數放假只有1周左右,再加上中間的春節,其實年前和年后,能上課的時間是非常少的。
這么短的假期還要分成兩段,這種輔導有多少用?對于多數家長和孩子而言,只是想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尋找心理安慰而已,這卻讓孩子失去了最佳調整期,這樣的輔導,弊大于利。
三、高三學生,應該怎么度過這個寒假?
去輔導班,也不代表就學習了,不去輔導班,也不代表不學習!高三的假期,自學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那么,自學學什么?
第一、再做高考題,研究高考題
雖然在一輪復習時,已經做過高考題,但是這些題目分在各個單元,并不系統,不系統,就無法找出高考題的規律,自然也無法對復習形成有效的指導。
高考題是最好的題目!國家命題中心前主任劉芃曾經明確說過,做高考題就是和命題人員的直接對話!老師比學生高明的地方,就是對于高考題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是建立在對高考題非常熟的基礎之上的。
作為學生,能研究高考題的并不多,但是可以把高考題做熟,熟就能生巧,就能找到規律。把高考題做完之后,對高考題進行一個歸納,看看高考題考查的考點,都分布在哪些單元?哪些單元多,哪些單元就重要;然后,再歸納一下高考題常考的題型有哪些,這些題型有什么“模板”沒有?因為高考題以“能力立意”和“素養立意”,考查能力和素養,是建立在一定的題型之上的,所以這些題型,也就有了比較固定的“模板”,掌握這些模板,高考題就不會是千變萬化的了,你就能準確把握它的“綜”了。
當然, 這些工作,有經驗的高三老師一定會做,但是老師做,那是老師的,未必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親自做,才是自己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工作雖然基礎,但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必要!
第二、整理錯題本,找準增長點
另外一個“寶庫”就是你的錯題本,當然前提你得有這個錯題本,上面整理的都是你錯過的題,換句話說,就是你的增分點。
狀元都有一個錯題本,只是他們的錯題本是用來糾錯的,而有的學生的錯題本,是用來整理和交給老師看的。有的學生善于整理錯題,但是不善于利用錯題,原因是平時作業太多,沒有時間使用錯題本,這么辛辛苦苦整理的錯題本,就這么白白浪費了,實在可惜。
寒假,雖然短暫,但是卻給你一個喘息的機會,不要浪費了你的錯誤!錯誤的原因,可能是知識的不足,也可能是能力的不足,總而言之,只要有不足,就可能在下一次遇到時犯錯誤,這些問題都已經發現,如果不去解決,豈不浪費?
第三、夯實基礎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一輪復習,在知識方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形成知識體系,有了體系,知識才不會忘,有了體系,做題時才能最快的聯系起來。
沒有體系的知識點,就如同你書桌上零散的書一樣,你根本無法快速找到你想要的那本書,但是有了體系,就相當于把書本按照一定的規則整理好了,那么你就能一下找到你想要的那本書了。
知識體系一定要自己整理,找到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所有材料上的知識體系,都是別人整理的,你去看,最多是背下來,對于你自己而言,沒有多大意義,自己整理的知識體系,即便不是很成熟,但是也非常實用,當然,整理完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不斷調整和深化,體系就逐漸成熟了。
如果能做好這三件事,甚至是做好其中的一件事,這個假期,都比你在輔導班浪費時間更有效!
四、哪些學生,適合利用這個假期輔導?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不能上輔導班,我覺著下面這兩類學生,可以上輔導班:
第一類是尖子生可以選擇培優班。在寒假時,有的地方的學校或者教育局,會秘密請一些真正的高手,去給學校的尖子生上課,這些高手,很多都掌握這某些命題信息,或者對于某一類壓軸題,有非常好的研究,對于尖子生來說,就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如果某些點被點透了,這些尖子生的成績就會上升一個新的臺階,這樣的輔導班,其實是培優班,一般學生是沒有機會參加的。
第二類是可以上一對一的輔導。一對于輔導,雖然輔導費多,但是輔導更加有針對性,一般而言,會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能找到業務能力強的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也完全可以提升成績。所以,不要以花錢多少,或者輔導內容的多少,作為評價標準,而是以輔導的效果為標準。
除此之外,其他那些輔導班,除了加重高三學生疲憊的心理之外,沒有多少用處,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輔導班上,還不如用來鍛煉身體,為下學期更加高效的學習,儲備體能!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