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晚19點30分,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家庭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優家公益大講堂】家庭教育系列課程第一期正式開播。多位老師和家長在線上學習了該課程。
第一期的主講老師是宋凱麗老師。
宋凱麗老師是中華文化促進會家庭教育工作委員會優秀家庭教育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首批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一級企業培訓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宋老師長期講授家庭教育相關課程,授課經驗豐富,深受家長們的喜愛。

本期家庭教育系列課程的主題是“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是人世間最為天然和永久的情感聯系。在本次課程中,宋凱麗老師向大家講述了親子關系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方法。
首先,宋凱麗老師談到:親子關系是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親子教育的基礎,只有在關系和諧的狀態下,子女才會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是個體發展的根本力量,對于孩子日后的人格塑造和社會適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呢?宋凱麗老師為大家支了招:
(一)建立相對平衡的家庭關系:父親要參與到家庭教育中,形成父親、母親、孩子三者之間穩定的三角形關系。在家庭關系中,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有父親參與教育的孩子會更堅強豁達。
(二)引導而非控制的互動方式。親子矛盾的起因一般是因為對學習期望過高,日常事物控制權、話語權爭奪和博弈。隨著孩子的長大,控制權要逐步還給孩子。家長要做慢介入、引導型的家長,培養孩子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多引導孩子思考,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親子沖突的解決步驟:明確父母和孩子的需求;提出所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分析、比較所有的解決方案;確定最佳解決方案;執行;總結調整改進。
(四)建立溝通的多元家庭文化,家長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孩子的性格、情緒變化。家長要找自己的元情緒,不讓孩子做背鍋俠。遇到事情時,家長要做表率,及時表達情緒情感。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對待孩子要寬容,正面鼓勵,生活中不能到處都有“錯題集”。家庭成員之間也要培養共同的愛好,增進親子和諧。
(五)不做常有理和很正確的家長。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也大方承認自己的錯誤。
宋凱麗老師的親子教育理念通過層層深入的講解,結合生活實例娓娓道來,讓聽課的老師和家長們受益匪淺。
好的親子關系,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正是中華文化促進會家庭教育工作委員會開設【優家公益大講堂】家庭教育系列課程的目的。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課程能讓家長們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專業知識,增進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