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的故事感人至深。半歲時,她失去了聽力,每天都花大量時間來練習唇語,一個簡單的字,她可能要練千萬遍,每天不斷練習,終于能看著別人的唇形,知道別人在講什么,也可以跟別人正常的交流。
這期間,她也有過氣餒,但是她都憑著堅信自己能行的信念,忍受了同齡孩子沒法做到的重復,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她刻苦地學習,每次遇到挫折,她都告訴自己,自己不特殊,只是有點特別,自己不比別人差。她以張海迪為榜樣,憑著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吉林大學,后來成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
她的父母也相信自己的女兒并不比其他人差,也沒有送她上過一天特殊學校,不斷耐心地教她,陪她。
在江夢南的成長過程中,練習發(fā)聲和看唇形成了她的習慣,認真對待學習也是她的習慣,這些好的習慣促使她完成了常人無法想象地蛻變。我們不得不感慨,信念和榜樣的力量不可小覷。而很多父母不斷報班,想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殊不知,父母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就是最好的環(huán)境。
正如《65種微習慣 輕松掌控你的行為、思維和情緒》中所說的,我們每天都在重復無數(shù)習慣性動作,人生絕大部分的幸福是由好的習慣決定的,這些習慣里有可見的習慣和隱藏的思維、觀念等隱形習慣,看得見的習慣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它們很多時候由隱形習慣決定,比如信念,環(huán)境和榜樣。

轉(zhuǎn)載圖,侵權(quán)刪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古川武士,他多年來指導無數(shù)人進行習慣塑造,改變了生活,這本書是他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絞盡腦汁,為了讓孩子每天寫字,我們一直守在孩子身邊,督促孩子寫字,自己什么也沒有做,孩子很煩,家長也不開心。
明智的家長先給孩子念王羲之的字畫拍賣價格的文章,再給孩子看看其他一些人的書法作品拍賣的視頻,讓孩子有榜樣,有想法,至少遇到困難的時候,寫得煩的時候,家長又可以搬出王羲之的故事,給孩子做榜樣。
最好是家長與孩子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家長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且與孩子同步的環(huán)境,一起享受書法的樂趣。
書中指出,除了環(huán)境和榜樣對人的習慣有重要影響外,信念的力量也非常強大,信念可以改變?nèi)松拍畹牧α坑袝r候超出我們的想象。
曾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視頻,一個老人已經(jīng)過了半小時的黃金搶救期,醫(yī)生也宣判老人死亡,但奇跡卻在她聽到孫子的呼喊聲后發(fā)生,她居然復活了。正是她用要照顧孫子的信念戰(zhàn)勝了死亡。
信念的力量如此強大,作為父母,我們的信念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我們的一句肯定是孩子前行的動力,也潛移默化孩子的信念。
作為父母,我們要想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豎榜樣,堅信孩子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