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敏感焦慮抑郁,情緒不穩定,不上學期間情緒低落,做家長的都頭疼。
醫生說,跟孩子關系太差,多說多關注,而且平時也覺得孩子挺乖的,然而一說到學校里的情況,孩子就哭,愁的不行,天天哭,又找不到其他辦法,這次去阿根廷,看到街頭打滾兒的孩子,邊哭邊勸,勸不好就和母親打起來,還揚言要自殺。
這一去就是一個月,回來沒幾天又回家了,這次他們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問了才知道,教練天天加班非常忙,老婆孩子都交給家里面了,老人帶得特別吃力,有時候能感覺孩子有問題。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另外,因為學習的事情,兩口子吵架的次數多了,也經常吵架,后來孩子索性呆在家里不愿意學習了。孩子爸爸又是罵又打,但是都沒什么效果,孩子還是不想學習。
現在已經放假了,五一節放假了,孩子沒有作業,在家待了一個多月,沒有學習氛圍,反而因為手機被父母揍了一頓,結果孩子就出現了網癮。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由于從小沒有家長管教,沉迷于手機,而導致孩子成績一落千丈,甚至還出現了抑郁的表現,這都是手機惹的禍。
有的家長說,他們的孩子被手機影響了,已經完全的不能正常跟我們溝通了,你說他的孩子到底是在迷戀手機游戲,還是學習上面出現了問題。
我相信很多家長應該都看過新聞,一些報道,孩子沉迷于手機,上課打瞌睡,作業也不做,成績下降了。
而且很有一部分孩子,剛開始上高中,在一個學期的時間,根本無法正常學習。
一旦離開學校,他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拿起手機玩。
很多人一開始的時候,也會勸說孩子,玩手機對學習來說是有好處的,可是當孩子聽進去了,到了高中,就完全不聽勸告,甚至有些孩子會給你說,“我感覺自己玩手機玩得很厲害,很開心”。
這時候,家長們因為不了解孩子玩手機的原因,反而采取了一種簡單粗暴的強制措施。
直接沒收手機,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需要在下次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告訴他:“玩手機可以,但要規定時間和規則。”
一旦規則被打破,孩子就會感到痛苦,自然也會有想玩手機的沖動。
一定要在孩子遵守規則時給予孩子正面的鼓勵。
很多家長在孩子不遵守規則時,總是一味地批評指責,以為這樣能讓孩子明白規則,懂得守規矩。
其實不然,比起正確的引導,正確的示范,給孩子規定時間,會更加有效。
比如給孩子看部電影,可以用動畫片的方式,告訴孩子時間長度,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小豬佩奇》等。
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許會出現危險,但是我們絕不會讓孩子接觸任何電子產品,也許孩子看完這個節目后,會說要再看5分鐘。
我們家長朋友應該這樣做
可以告訴孩子,我們有規定的觀看時間,并且有獎懲制度。
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孩子在看完這個節目后,我們要寫一個書面上的約定,比如只能看2分鐘,或者是可以看5分鐘的電視,或者是只能看2集動畫片。
這個規矩其實也是可以制定的,比如,我當初是不想讓孩子在電視上看太久的,但是后來我就不允許他看,后來,就讓他多看一集。
所以,我們要明確的是,這是在避免孩子在電視上花太多時間。
另外一個,就是不要過早的給孩子看電視。
尤其是到了幼兒園之后,可以每天給孩子一個小時左右的看電視的時間,但是一定要控制在15到20分鐘之內。
如果在學校很少給孩子一個這樣的時間,可以讓孩子在家里多做一些和學校有很大不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我家孩子一開始對電視機有興趣的時候,我就給他看一些幼兒園之前的讀物,小學之后孩子就會對一些書本有興趣,我就給他買一些學前教育方面的書籍,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選一些有一定知識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