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付幼兒園不聽話的孩子?
家長們應該怎樣和幼兒園老師做有效溝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愿去幼兒園,或者對幼兒園沒興趣,家長應該如何溝通?
在我們的后臺里,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留言:
我們的孩子本來就性格很內向,對很多事物也都沒有多少興趣,現在對幼兒園的抵觸情緒特別大,也不愿意和我們多交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強加在我們的身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溝通,就感覺這孩子怎么就不愿意和我們溝通呢?
孩子不愿和家長溝通,原因很多,因為家長根本就不了解孩子,孩子也很少愿意和家長溝通。
對于家有低齡寶寶的父母來說,更加應該關注孩子的變化,多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并且通過談話來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慢慢糾正錯誤。
1、 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父母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和溫暖,孩子能更加平和的接受父母的教導,順利度過青春期。
2、 父母和孩子多交流
溝通是拉近親子關系的橋梁,與孩子的溝通,也可以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橋梁,如果在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父母只顧著自己,一心兩用,根本就無法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那么對孩子而言,也是極為不利的,孩子也會因此變得不愿意與父母溝通,久而久之,親子之間的關系會變得越來越差。
3、 多給孩子一點時間
當父母與孩子建立起了親密的關系后,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考慮到底由誰來幫助自己解決,所以,父母在平時要給孩子做好表率,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解決,這樣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從而變得更加自信,孩子的內心也會更加的強大,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也會更加堅強,并且會去主動去嘗試去解決,勇敢地做出屬于自己的選擇。
4、 不想讓孩子成為不健康”傷疤”的人
父母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們逐漸長大,慢慢地變成一個獨立的人,這一點是絕對的,只有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會更加的成熟,因為獨立的這個個體才會變得更加的懂事,所以不要總是想著去改變孩子的想法,而是應該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所以當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父母要在平時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要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心靈上的殘缺者,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