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用鞭子打孩子的手心,我已經習慣了。
不聽話用大棒打手心的,直到現在還保留著打孩子的痕跡,而不聽話又被我們揍的痕跡。
不聽話還用大棒打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不聽話的話打一下!
這些年,經常看到一些新聞。
一個男孩就和鄰居家的孩子吵架,因沒寫作業被父親毒打,后消防員發現了現場。
母親和孩子母親一起,嚇得全身浮腫。
孩子身上都是血跡,只是眼睛都沒有哭。
可父親表示,當天晚上還有作業沒做完,并威脅孩子說,如果再不寫就要動手打他。
這樣的話,孩子不止一次地被打屁股,更嚴重的是,孩子連身體都不想動了,因為太痛苦了。
然而,在他心中,孩子仍然是他的唯一,如果他動手打了孩子,他也會后悔、會難過,但不知道怎么辦。
這位父親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鑒。
一、2歲前的孩子,不要打
2歲后的孩子,一旦出現“不聽話”的行為,就要注意區分行為。
從孩子降生下來開始,他就開始有自我意識,真正意義上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樣子,會有什么感受,并且怎么做。
所以,如果爸爸在孩子3歲前經常打他,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不好的。這種負面的“解釋風格”,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有的孩子因為被爸爸打,自尊心受到傷害,也就會變得很敏感,很多孩子在面對批評時,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而且他們大多時候都是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同而聽話,在做父母的心里就應該這樣。
可是,這樣的“解釋風格”卻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自己的一切都是錯誤的,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媽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當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得不夠好,或者是遇到困難時,就會下意識地采取比較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好。
甚至還會將自己內心的壓力,與他人,或者是自己的矛盾,都埋藏在心里,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做出過激的行為。
不僅會引起父母的不滿,從而引起父母的憤怒,而且孩子也會變得很容易受傷害。
其次,孩子容易暴躁
孩子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如果孩子總是性格暴躁,那么孩子在某件事情上會很容易出現暴躁。
而且,孩子對他人的情緒也很敏感,特別是負面情緒,比如委屈等,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心理。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時,就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否則,對孩子而言,會是一種精神上的虐待。
再次,家長要反省自己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是分為三種:
第一種,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想法
。家長總是覺得孩子的想法不值一提,于是不愿意跟孩子過多地交流,孩子想跟家長溝通,家長卻不認真地回應。
第二種,完全不在意孩子的想法
。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想法很幼稚,并且他們對于他人的想法都不在意,就連他們自己也不覺得自己有錯,所以孩子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
而大部分的家長會發現,孩子越長大,跟父母越疏離,似乎是自己越來越不了解孩子了。其實,家長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造成孩子內向性格的原因,有的時候是家長的一時疏忽,對孩子的生活環境的疏忽,把孩子變得過于封閉,太沒有熱情,內心孤獨,性格也變得內向。
第四種,不尊重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不尊重孩子,孩子也沒有做好榜樣,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一味的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導致孩子沒有自己的思想,不愿意和家長交流。
第五種,感覺孩子什么都不懂,家長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還以為孩子小,不需要了解。家長以為孩子是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家長在這種錯誤的思想下,慢慢的會讓孩子感覺到被冷落,從而變得越來越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