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怎么教育好?這一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焦慮這個詞近幾年也越來越被人們的關注,從以前的小伙伴,現在的上班族,每天看著小小的孩子,總是憂慮著,“我的孩子怎么辦?”“我的孩子該如何上好的幼兒園?”“我的孩子是不是沒有興趣?”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總是在焦慮著,焦慮著,焦慮著,焦慮著,焦慮著,焦慮著,焦慮著,想著,焦慮著,無限的未來在那里轉。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下,我是怎么幫助孩子度過焦慮的。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我兒子兩歲的時候,開始接觸手機,有一段時間我經常給他看《小豬佩奇》,每次十分鐘就看了半小時,每次十分鐘后我會提醒他,還有呢,不過呢,你現在眼睛要看久呢,不然眼睛會疼的哦。每次我都會提醒他,結果呢,他就會很不耐煩,這怎么能形成自覺呢,所以每次我讓他看手機的時候,他都會很不高興,怎么叫他都不愿意,真覺得心里很痛苦。
終于有一次,我給他看了動畫片,不過他看得很開心,也很認真,他看了半小時就不愿意了,跟我說,他想看完這集動畫片就去睡覺。
其實不是孩子不想看,是孩子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更好玩的東西,比如可以逃脫懲罰的動畫人物,或者是故事情節吸引他的卡通人物,他只能選擇了電視節目,沒有其他的東西。他只能選擇玩手機,看其他的節目。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我們將「想要孩子怎樣做」這個理念運用到孩子的學習中,學習成績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獲取知識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如果我不學知識的話,我就不會有出路」這個問題。
相反,學習本身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我們要學會付出,要學會付出,要付出,要付出,要付出,要付出。
就比如,早上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起床的時間到了,孩子起不來,媽媽可以來講:
「還有五分鐘就要到了,我們要先吃早飯,好不好?」
而不是說:
「哦,還有五分鐘,快起床了,媽媽現在叫你。」
這樣,孩子也會很慢很慢,更愿意在5分鐘之內完成洗漱。
對孩子來說,知道5分鐘是多久,也就不會特別想,因為他在心里已經跟一個時間區分了。
3.父母要少說教,多傾聽。
孩子一回到家,首先會跟你說:「我今天在學校有什么開心的事情。」
也會跟你說學校發生的好玩的事情。
這說明,孩子對你的依戀是正常的,因為他對你充滿期待。
他在想跟你說什么,就跟你說他的心情、情緒,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暗示,能幫助他保持良好的心情。
比如,“你今天在學校過得開心嗎?”
當孩子說開心時,也可以對孩子說:
“你今天在學校挺開心的,不過媽媽覺得你很勇敢,能夠勇敢面對挫折。”
當孩子害怕時,也可以對他說:
“那你的害怕什么呢?”
讓孩子自己思考害怕的原因,并引導孩子表達出來。
同時在和孩子探討后,讓孩子用頭腦風暴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孩子承擔自然后果,如果仍然無法解決問題,父母可以幫孩子回憶發生過的事情,鼓勵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使其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引導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感受和行為出現的自然后果,并且通過解釋清楚為什么會發生。
告訴孩子,在發生事情時,選擇什么樣的應對方式,以及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這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和力量。同時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也會有意識地去尋找其他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情緒。
3.帶著孩子離開情緒現場
孩子在情緒崩潰的時候,特別需要父母的安慰,此時父母如果能夠耐心的陪在孩子身邊,與孩子保持一種親密的狀態,那么就能夠讓孩子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發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