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對待孩子考前焦慮癥
全國某市,近10% 的家長在孩子考前一周內失眠。9月9日,南京市兒童醫院、江蘇省應急心理援助熱線接到一個報警電話,父親因為擔心孩子的學習,不得不住院治療。
“孩子們都緊張得吃不下飯,甚至一動都不動。”張女士說,看著蓬頭垢面的孩子,她既心疼又憂慮。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為何如此焦慮?家長和孩子如何才能緩解?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區內分泌科副主任李澤華醫生結合臨床經驗,為大家支支招。
孩子考前焦慮,家長怎么做?
考前焦慮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一種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焦慮情緒主要針對考試這件事情,主要針對的是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在考前出現了失眠癥狀,因為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有的孩子在考試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意外事件,比如自己不會做的數學題、自己沒有整理的英語單詞等等。
這些情緒都是導致孩子出現焦慮的原因,而家長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出現焦慮的原因,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然后才能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考前的焦慮主要來源于對自己學習認識不足,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考好,對未來前途感到迷茫,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擔心考不好會讓家長失望。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對學習有一個理性分析,畢竟高考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升入大學后的第一個重要的事情。
因此,家長在幫助孩子進行緩解焦慮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希望能夠緩解孩子的焦慮。
1.緩解孩子的壓力,家長應該讓孩子的壓力減少
家長可以讓孩子把自己面臨的難題進行一個合理的、完整的、能夠得到解答的過程。
所以,當孩子處于焦慮的狀態時,家長可以用平靜的語氣去跟孩子交流,告訴孩子可以怎么辦。
當孩子處于焦慮狀態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先自己說,把自己的情緒描述出來,也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感覺描述出來,家長可以給出一些建議。
比如說,孩子在焦慮的狀態下可能會說一些消極的詞語,比如說,裝病、逃課、裝瘋、裝瘋、裝病,家長千萬不要著急,可能孩子只是不知道怎么辦。
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覺得自己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向家長傾訴,可以向班主任、心理老師尋求幫助,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帶給孩子。
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可以通過運動、散步等方式,進行放松、放松、交流,或者通過一些自己的愛好,比如運動、聽音樂等,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以此來平撫孩子的情緒。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還可以通過聽音樂、看視頻等方式,慢慢地放松、放松,從而可以戒除對壓力的依賴。
4、和孩子一起運動
將孩子的興趣愛好與運動技能相結合,不僅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還能夠促進親子關系。親子關系是教育的根本,有效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每天堅持鍛煉半個小時左右,保證每天至少10個小時的運動鍛煉時間,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放松心情,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一舉兩得。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愿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