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很想使勁揍一頓,想要揍一頓。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打一頓的話,他就會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不愿意回家,也不愿回家。不好好吃飯,打一頓真的不是個辦法,孩子為什么會不聽話?
為什么孩子不聽話?我跟很多家長交流過,發現沒有。有的孩子吃飯要喂,有的孩子要喂,有的孩子還要一直哭。在我給這些家長的孩子的父母工作時,這些孩子表現得非常不聽話。一個經常有問題的孩子,你讓他吃飯,他就非要拖到晚上去,越不讓他吃,他偏要去。作為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斥責孩子,也不要去打罵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當你的孩子有問題時,說明他想遠離你。這時候家長不要說什么“孩子,過來跟爸爸說說,爸爸我發現你最近很不聽話,你怎么了,你為什么不乖?”
“你還想跟爸爸說你長大了,翅膀硬了,很想像爸爸一樣去做事情”
“你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故意的?”
…………………………………………………………………………………………………………………………………………………………………………………………………………………………………………………………………………
有網友說:你家孩子可千萬曉得什么時候多愛他呀,你要是控制不住,千萬別打他,揍他一頓就好了,現在就是好了,省心省心,現在被你打長大,也要打,以后不能再揍他了。
愛孩子是老祖宗,養孩子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別打著愛的名義,打孩子的最后往往都是為了害自己,自己也是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而孩子不喜歡打家長,打一頓就好了,那怎么辦呢?用武力解決也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我們能從小給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規矩,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做了錯事也會及時指出來,做錯事也會主動承認錯誤,這樣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也會養成守規矩的好習慣。
打罵孩子是中國家長的通病,“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中國家長從小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誤區。
今天孩子還沒有到“棍棒下出孝子”的年齡,打罵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心理,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會接受批評,反而會認為父母的打罵是不可原諒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恨意。
甚至會發生打罵孩子的行為,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還有一些就是孩子還沒有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就可以用打罵孩子來進行溝通。
記得之前有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表示,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就會打他們,家長要讓他們明白自己錯在哪里。
這位教育家并不是不打孩子,只是告訴孩子:“當你以后想打你的時候,可以告訴我。”
告訴他們怎么做才是對的。
所以,打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打孩子,也是有原因的,他們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行為。
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么辦?
1、適當的懲罰
有些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會采取打孩子的方式,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錯在哪里。
如果孩子只知道打孩子一頓,他會更加的反抗,越發不聽話,所以家長就要適當的懲罰,讓孩子明白犯錯的代價。
如果能夠讓孩子明白犯錯后的后果,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改正錯誤。
2、引導孩子改正
當孩子犯錯后,家長如果用打罵來進行懲罰,往往效果會更加糟糕。家長可以在事情發生后,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聊一聊,詢問孩子犯錯的原因,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并且讓孩子知道他這樣做是錯的。
并且引導他們如何正確地糾正錯誤。
家長和孩子一起分析好錯誤的原因后,還要讓他們認識到錯誤的后果,讓他們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的時候,不再一味地撒謊,而是要用合理的方法來彌補錯誤。
3、通過故事,讓孩子明白做事情不應該用撒謊來掩蓋錯誤
有的教育孩子的事情,在大人看來,這件事情非常簡單,所以說了一堆錯誤,卻總是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屢屢犯錯。
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正確的理念,反而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錯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他們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錯在哪里,所以只能通過撒謊來掩蓋錯誤。其實在孩子撒謊時,父母應該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就要勇于承擔責任,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明白,想要成功的生活是自己的責任。
孩子撒謊是成長道路上必然要經歷的事情,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合理的進行自我調節,只有對自己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下次才能正確的選擇正確的行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