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不聽話的孩子
文:喵喵喵
1、父母要先學會正確地激勵孩子,讓孩子有好的行為和進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一開始不聽話,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沒有被滿足,自己的需求沒有被關注。孩子的需求也沒有被滿足。如果父母沒有學會正確地激勵孩子,就會讓孩子不聽話。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如果采用的方式比較簡單粗暴,效果也不會太理想。
比如,你是不是對孩子說“我看到你把玩具收起來了”?或者是“我看見你把玩具收起來了,很高興。”
這都不是正確的激勵方式,激勵的背后還有很多問題。你會發現,明明看著是在關心孩子,但是在孩子眼里卻是指責和批評。這就如同一把刀,傷了孩子的心,也傷了自己。
2、孩子沒有按照父母想要的方式去做,被批評
你在旁邊看到的只是一堆亂糟的玩具,孩子卻依然在玩具上跑來跑去,這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這時候的孩子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像個小大人了,想要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想要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呢?
首先,根據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記憶能力來分析,父母要做的是:
1. 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正確的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因為孩子是沒有自我的,當孩子行為出格后,父母還需要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看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給孩子的正面積極的引導太少。
在很多情況下,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是在給自己找借口。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還沒有發展出自律的能力,如果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差,孩子會覺得是父母的操控,慢慢就不想管了。
對于青春期孩子來說,父母的管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管束太多,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父母越是管教,孩子越是叛逆,因為他們渴望獨立,越是表現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會出現親子關系緊張的問題。
2、希望父母不要高高在上對自己又是指責又是抱怨的語氣。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出現了問題,家長首先應該思考的是孩子為什么出現了叛逆,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控制欲望太多,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做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家長能夠俯下身來跟孩子平等的溝通,這就說明彼此是重視平等的,同時,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己被尊重,從而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如果家長不能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就會感覺不到家長的關愛,就會認為家長不理解他們。
3、如果家長真的是很忙,確實沒有時間陪孩子怎么辦?
當然有些家長很忙,可能根本沒有時間來陪伴孩子,他們覺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覺到被理解。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如果家長可以正確的引導,我想我不會讓孩子過早的接觸到手機的,因為家長真的很忙,為了讓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到孩子的情況,有些事情我會陪伴在孩子身邊。
家長只要做到這一點,就不會把孩子玩手機當成是一種”病”,而是覺得手機可以用來跟孩子交流,能幫助孩子成長。
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1、跟孩子多溝通
“堵不如疏”,孩子還小,他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因此,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擺脫手機依賴的最好辦法。
因此,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這就需要家長們去跟孩子多溝通交流。
比如孩子喜歡玩手機,家長可以跟孩子多溝通,問問孩子喜歡手機、游戲是什么原因,家長喜歡看手機、游戲是因為手機里有孩子喜歡的游戲、明星,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對游戲的看法,以及孩子對游戲的認知。
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沉迷于游戲了。
2、跟孩子做朋友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做朋友的時候,孩子的立場并不參考家長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