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叛逆不聽話打母親怎么辦?父母這么做!
遇到這種問題,家長一定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叛逆”這回事兒。
在這個問題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即便他們會聽,但是過后就忘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而且,孩子不聽話,打兩下也是可以的,畢竟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比較聽話,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這么難管呢?
其實,孩子不聽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有4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孩子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干。
如果家長在以前,用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孩子會服從、會聽你的話,但是,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他覺得自己有了力量,就會反抗、叛逆,他希望父母重新審視自己跟父母的關系。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他的身體發生變化了,心理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時候,他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大,他開始追求平等,追求平等,追尋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個時候,他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從而引起父母的注意。
第二個原因,我們忽視了親子之間的互動。
親子關系緊張,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逐漸減少。孩子在家庭里的活動越來越少,也不愿意跟父母溝通交流,這時候,孩子往往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出來。
這種現象就是孩子對父母產生了隔閡,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再繼續延續以前的做法,用暴力的方式來處理,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孩子會想,“你們都在說我,為什么就不說我呢?”
第三個原因,父母不了解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發育階段,他們的獨立意識很強,不希望父母把他們當成小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要適應孩子的變化,不能接受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接受孩子有自己的觀點。
這就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了一些隔閡。而青春期的孩子又處在個體的發展階段,在生理、心理上,孩子要經歷一個重要的階段,即青春期。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發育迅速,情緒變化也很大。所以,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做出一些沖動的行為。
雖然他們并不是那種強烈的反叛的類型,但是由于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醇水平的快速發展,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往往變得很容易激動,當然這種激烈程度也會非常的明顯。
所以,他們此時會非常沖動,但是,他們也不會再去傷害父母,只是會思考如何去做事。
另外,當青春期的孩子處在情緒不穩定時,父母要考慮清楚孩子現在是否有生理上的損傷,以及心理上的創傷,以免當孩子已經出現了自殺的想法時,父母不知道如何去處理。
如果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去處理的話,那只會讓他們覺得更加恐懼,從而加劇了自殺的沖動。
02
那么,孩子處于青春期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渴望獨立,渴望被尊重,對于家長來說,就該用平等的姿態去和他們溝通,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在平時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盡可能地用溫和的語氣,最好能夠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講一些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自己內心的想法,自然而然的也不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嘮叨、說教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知道,孩子青春期出現的種種問題并不是要遠離你,故意跟你對著干,而是通過這些行為表示自己的不滿意,甚至是不滿。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父母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原因,然后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1. 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想被父母管束
當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他們和父母之間的交流會越來越少,也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
他們會開始不聽父母的話,想要獨立思考,而有些父母又在習慣性地對孩子指手畫腳,種種危險動作,讓孩子感到非常反感,親子之間的溝通非常困難。
孩子會對父母產生厭煩,所以他們寧愿選擇不服從父母,也不愿意聽從父母的安排。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父母越是希望孩子服從的事情,孩子偏偏就會陽奉陰違,并且喜歡和父母對著干。
所以父母越是讓孩子聽話,他們就越是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來做事。
02
讓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現在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非常的固執,他們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想法來做事。
因為父母們總是會認為孩子們還小,不懂事,他們說的話還聽不懂,所以父母們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就會更加的嚴格,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在為父母而學習。
所以孩子們在聽從父母的話之后,他們也會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并且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
因此就算是自己做錯了事情,父母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威嚴而進行責罰,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父母變得更加的輕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