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的富豪家族(中國四大家族富豪)
今天的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從而產生了很多資產雄厚的富豪家族,他們家族資產能達到百億、千億之多。但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曾經很多很有名的富豪家族,在時間的“洗刷”下都消失殆盡了,只有極少部分富豪家族才能流傳下來,并且能流傳數百年、十幾代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這種豪門望族“富不過三代”的現象在中國非常普遍,在2013中國富豪榜上有四分之一的富豪財富來源為繼承,但財富普遍繼承到第二代為止,繼承超過三代的僅有22位,再繼承到第四代、五代的就更少了。
在2020年,媒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只有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進入第二代,不到10%能進入第三代,而進入第四代的只有大約4%,家族企業的短暫生命周期似乎也在驗證著”富不過三代”的”千年魔咒”。但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卻有一個晉商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怪圈,那就是明、清之際聲勢顯赫的太谷曹家。
太谷曹家“三多堂”
明朝洪武年間,居住在山西晉源縣花塔村的曹氏,搬遷到了太谷縣。那時,曹家還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家。明末清初,曹家第14世——曹三喜,沒有文化,還目不識丁,當年也曾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不得經常嘆息:“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啊!”
在貧困面前,為了謀生,曹三喜闖關東,靠扁擔挑和小推車,以販賣鐵鍋為生。隨著販賣鐵鍋,曹三喜來到了東北熱河一帶的三座塔。他先是租地種菜、種豆,后又與人合伙磨豆腐,用豆腐渣養豬。待生意興盛后,原來的幾個合伙人,就提出要分開經營,各干各的。
曹三喜認為,自己的名字有“三”字,自己在“三座塔”做生意,就一定能成功。分開后,喬三喜便又在原來的基礎上,開始了用高粱釀酒,同時還開了雜貨鋪。曹三喜勤勞踏實,以誠待人,生意越做越好,又陸續增添了典當業等營生。伴隨著三座塔地區的越來越繁榮,人口大量流動,三座塔過往行人和居住人口也急劇增加,清朝便加強了這一地區的管轄。于是,清政府在此地設立了朝陽縣。
從貧窮苦寒中白手起家,一路走來的曹三喜商業天賦逐漸顯露。曹三喜審時度勢,生意也越做越大,經營起釀酒坊、雜貨鋪、典當業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他乘機又將自己的商號開辦到了赤峰、凌源及建昌等地,又接著延伸至沈陽、錦州等大的城市,并且在沈陽等大城市開設商號,逐步成為了省外的大商家。而東北,則成為了曹家發跡的幸運之地。
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后,曹三喜則順勢而為,把業務推向了關內。他首先在太谷,設立了商號。到咸豐時期,曹三喜和他的孩子們合辦商號,商鋪遍布半個中國,國外也發展到了俄國的莫斯科。曹家商號涉及銀錢業、綢緞、布匹、藥材、皮毛,以及雜貨、洋貨、釀酒、糧店等等。
太谷曹家竟然創造出了結合國情與時代背景的新商業發展模式,曹家總號轄分號、大小分號連鎖管理的經營模式。據說當時,全國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號,連曹家大管家也說不清楚。有趁機鉆營者,未通過曹家同意,就擅自打著曹家旗號,借貸資金開設商號,曹家的商號規模越來越大。在清朝道光、咸豐時,曹家商號達到了鼎盛,鋪面多達640座,雇員竟達到了37000余人,總資產竟高達1200萬兩白銀。
曹家興盛數百年而不衰,得益于治家和經商的嚴格家規、完整系統的經商制度,以及經商活動中堅持踐行“儒商精神”。曹家在治家方面有一套嚴格的家規家訓,他們的家規明文規定:《朱子治家格言》是兒孫啟蒙的必讀課本,以作平日識字、學習之用!
曹家還制作了《戒賭碑》、《戒煙碑》等良規習俗,教育子孫后代向善。在曹家嚴格家規家訓的教導下,在清朝通過科舉致仕的各級官員就有60余人,同時還培養了大批的商業管理人才,這為曹家興盛300多年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曹家《戒賭碑》
曹家在商業管理方面,有明確的號規號章。他們建立了股份制、專東制、總號統轄分號制、大小分號連鎖制、掌柜負責制、“欽差”制等管理模式。據記載,曹家商號嚴立號規共十七條,建立了賬簿管理與報告制度、費用管理制度等,明確了對共同經營者的要求、待遇、供應、撫恤、處罰等條款,這又為曹家商業興盛300多年提供了牢固的制度保證。
曹家在經商活動中,還特別強調踐行“儒商精神”。 曹家的經商者們既有儒者的道德、才智,又有商人的財富和成功,是近代儒者的楷模,更是民族資本主義商界的精英。
曹家子孫后代以倫理道德為先,見利思義,先義后利,告誡子孫后代“君子愛財,生財有道”,絕對不賺取“不義之財”。曹家商號注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講究誠信,堅決反對采取卑劣手段騙取錢財的行為,寧可折本虧賠,也要保證商號的信譽,并以創造社會財富、服務天下為己任,這最終為曹家商業興盛300多年提供了扎實的思想保障。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息,曹家的商業帝國一直延續了24世,將近三百多年的興盛史。嚴格的家風家訓,完整的經商制度,優秀的儒商精神,才使曹家沉浮于商海幾百年而屹立不敗,才使曹家走出了“富不過三代”的怪圈,但是這都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太谷曹家宅院
所以,我國古語有云:“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能塑造個人的品格,更能承載一個家族的命運,甚至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就像福祿貝爾說的:“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各位熱衷歷史的讀友們,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呢?請來留言并一起參與討論吧!
#歷史文化##歷史上的趣事##歷史冷知識##歷史趣聊##歷史真相##歷史天窗##歷史雜談#